同一招數要人中兩次伏好難。今次歐洲QE市場反應較冷淡,雖然歐元破底,歐債息再插,黃金升至1,300美元水平,但總體上波動率都細。由美國QE2開始,大家都已明白係甚麼一回事,政策出台時往往係見頂或盤頂時期。
歐洲央行行長宣佈三月開始每個月買債六百億(歐元.下同),直到二○一六年九月,或通脹回升至2%。Mario Draghi一般譯做德拉吉,但我喜歡稱呼其為龍先生,因為意大利文Draghi其實即英文Dragons。今次QE影響有幾大,睇一些數據比較就明白。
兩分鐘明白歐版QE
因為之前放風QE規模為每月五百億元,結果公佈六百億元時就話比預期大。如果真係超出預期,市場波動應該如早前瑞士突襲咁出現大郁之勢,但冇,點解?首先歐洲去年十一月開始其實一直已在買擔保債券同資產抵押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規模無定但每星期公佈,大約每個月一百億元。今次QE六百億元個數係包括上述,所以實際約五百億元。
其次,開放式QE,即完結時期冇一定,可能做完再做,美國當時係每月八百五十億美元。歐洲經濟規模約為美國75%,850億美元x0.75=637.5億美元,再加上歐元兌美元滙率,可見規模其實比美國開放式QE細。
而且龍先生話,買機構債會佔QE嘅12%。所以實際條數會係買擔保債+ABS約一千九百億元、機構債約一千一百四十億元、國債約八千三百六十億元,稱唔上好大規模。
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頂位係二○一二年,達到3.1萬億元。但其後德國着力倡導行緊縮,所以資產負債表現時已縮至2.2萬億元。換句話,今次QE總額1.14萬億元,到明年,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其實只係擴充回二○一二年水平。
貨幣政策有兩種,一種郁價,一種郁量。郁價即從利率着手,QE其一作用,係將長債息㩒低,但歐洲大經濟體如德國,債息已低無可低,而今次QE卻又有經濟體大小限制,所以壓債息係偽命題。餘下就只剩郁量,即透過增加貨幣供應量,去焗人增加借貸同消費。如此亦說明龍先生已山窮水盡,QE係最後一着,萬一QE都解決唔到通縮,已冇其他辦法。
當然最大受益者係美國。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係相對而非絕對。當歐洲債息被㩒到低無可低時,美債息縱然破底,但只要比歐債略高,仍然會吸引天下逐利資金,此亦美元萬劍歸宗之精髓。當此其時,中國如果要保持外資唔好大量流出,就需要有比美債更吸引嘅嘢。所以二○一五,亦係一個爭利嘅時代。
Mr. Treg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