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會促加快處方特敏福

醫學會促加快處方特敏福

【本報訊】變種H3N2(瑞士型)病毒來勢洶洶,醫學會建議加強病人抗病毒治療,傳染病顧問委員會定出三個可即時使用特敏福的情況,包括病人疑流感「中招」入院、病情嚴重或不斷惡化、或感染流感的為高危人士,醫生應即時處方特敏福,冀能在病發後四十八小時內用藥,減低病情惡化及併發症機會。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昨稱,流感病毒「基因飄移」令疫苗失效非首次,十年前曾出現同類情況,當時疫苗成效更只有一成。他認為,H3N2(瑞士型)病毒雖輕微變種,令疫苗成效跌至百分之廿三,但對注射者尤其高危一族仍有一定保障,故建議市民打針。不過,疫苗保護力不足,高危人士需加強自我保障,如佩戴口罩。
梁子超又指,特敏福等抗病毒藥物能減低流感併發症機會,醫生應加強使用,特別是患上流感的高危人士,不論嚴重或輕微,也應用藥減低惡化機會。若流感病人同住者有高危人士,醫生亦可因應情況考慮處方特敏福作預防。另現時流感快速抗原檢測敏感度低,只有一成至六成準確度,醫院檢測亦需要數小時,他認為醫生可不用等待實驗室確診,只要向臨床診斷為流感即可處方特敏福。

曾有病人服藥後跳樓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醫學會就特敏福使用的建議,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用藥指引相似。不過,亞洲地區包括香港,使用特敏福一向保守,原因為針對健康人士用藥成效,科學證據有正有反,而日本早期更出現服用特敏福後病人精神錯亂跳樓個案,但他強調上述講法未有確切證據證實。
若一家大小齊感染流感,求診時應否要求醫生處方特敏福?何柏良表示,醫生會有其臨床診斷,若有流感症狀會因應情況處方藥物,市民不用恐慌囤積特敏福,「特敏福係處方藥,唔可以當糖食,更唔係取代疫苗」,而特敏福亦有令人疲倦、影響睡眠及腸胃等副作用。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