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天使】減肥求美麗 厭食摧毀一生

【醫護天使】
減肥求美麗 厭食摧毀一生

上一集醫護天使,描述了二十多歲的小芬受厭食症纏擾,送到葵涌醫院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病房接受治療初期,情況一直未有好轉。最後經醫護人員的關懷和鼓勵,成功康復出院。

其實厭食症只是飲食失調症其中一種,表面上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但與患者的情緒和成長環境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葵涌醫院精神科顧問鄧振鵬醫生,為大家講解厭食症的問題和成因

第四集:減肥求美麗 厭食摧毀一生

「客觀來說他們已經很消瘦,但在信念或感覺上仍然覺得自己太重或太肥,由於他們長期攝取不足夠卡路里,所以會衍生一連串生理或心理上問題。」葵涌醫院精神科顧問鄧振鵬醫生說。

厭食症類型

鄧醫生指,厭食症分為「約束型」和「暴食型」。約束型患者只會進食很少食物,一連串節食行為後再做大量運動,務求令自己體形纖瘦。 暴食型患者則會在短時間之內吃很大量的食物,然後卻感到非常內疚,會用扣喉等方式把食物嘔出來,甚至自行服用藥物,例如瀉藥、去水丸及減肥藥物等等。

厭食症的成因

社會風氣是主要成因之一,例如很多人都有「瘦即是美」的錯誤觀念。模特兒或舞蹈員等幕前工作也是高危因素,因為這些行業均要求表演者有纖瘦的體形。不少名人如戴安娜王妃、Carpenters樂隊主音Karen Carpenter;以至香港藝人韓君婷及袁潔瑩等,亦曾受厭食症困擾。而在厭食症患者中,十至三十歲的年輕人佔了大多數,當中女性患者更是男性的十倍。

鄧醫生續說:「早期的心理治療會是較支援性的,目的是令病人感到被明白關愛,而不是責備。首要做的是回復健康體重,讓他們攝取足夠卡路里,以及回復對自己體形比較正確的觀念。」

用愛與關懷去鼓勵厭食症病人的,正是葵涌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病房的醫護人員

《醫護天使》系列重溫

為愛破例 病房的婚禮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6/19004837

最後72小時的遺願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7/19006024

少女厭食病危 絕望感懷身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3/1901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