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貧富懸殊開戰(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向貧富懸殊開戰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去年底展望2015年的情況時,我曾經預測今年的風雲人物大有可能是美國總統奧巴馬。聽過他剛發表的國情咨文後,更覺得這個推斷合情合理。
自從去年十一月民主黨輸掉中期選舉由共和黨控制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後,不少政治分析都認為奧巴馬氣數已盡,變成了完完全全的跛腳鴨,甚麼事都做不來,只能勉強守住過去六年的政績如醫保改革。但這樣的分析只看到硬權力或體制上的局限,忽略了軟權力和政治人物本身的能量。以奧巴馬為例,他所屬的民主黨委實失去了國會的控制權,從票數上無法採取主動。但政治能量有的時候跟國會議席沒有直接關係,還需要看政治空間及籌碼。從現時的形勢看,奧巴馬有兩張王牌是共和黨政敵沒有的:其一是沒有連任壓力,其二是美國經濟真正開始復蘇,而且是一般人都感受得到的復蘇。
沒有連任壓力的好處很多,包括不需太考慮政治正確問題,不需要步步為營。當政治人物可以從心所欲發言時,那份說真話的感染力比左度右算的「台詞」強得多(被撤去政協職務的田北俊就是好例子)。最重要的是,選民、公眾對你的看法不一樣。當一個政治人物不需要再參選時,大家對他的戒心大減,對他的一言一行比較包容,不會再認為他是為了爭選票或討好選民才提出某些計劃,說某些話。跟奧巴馬針鋒相對的共和黨人大部份在明年十一月要爭取連任,選民對他們的所作所為肯定「另眼相看」,無形中令奧巴馬在爭取民意上有巨大的優勢。
另一張王牌是美國經濟明顯好轉。經過近六年掙扎後,美國經濟終於紮紮實實的站起來,走出泥沼;失業率回到金融海嘯前,工資也開始有增長。對一般人而言,這兩點非常重要。管你GDP數據如何顯示經濟復蘇,只要就業市場沒有改善,工資停滯不前,誰也不覺得經濟復蘇,對政府的憤恨只會有增無減。現在經濟真正復蘇,奧巴馬終於可以領功,向國民誇耀自己的功績,甚至像前總統列根吹噓現在是"Morning in America"。可以想像,他的民望將會迅速從低位反彈,即使不能再刮起奧巴馬旋風也可以令共和黨不敢輕易挑戰或貶抑他。
除了這兩個基本優勢外,奧巴馬的政治觸覺同樣比共和黨方面敏銳,對世局世情的發展更掌握。貧富不均,中產階層及上班族無法分享到經濟成果已成為當前發達國家及新興經濟體最重要的矛盾。不管是在歐美或亞洲,不管是在政府還是民間團體,最搶眼最令人詬病的問題就是財富及收入分配不均,大家都厭倦八十年代開始那種讓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趨勢,都對1%富人充滿憤恨。今年的國情咨文奧巴馬就對準這個問題,要求提高富人的稅率,增加他們的資產增值稅,再用那些新增收入向中產階層提供稅務優惠及其他補貼。對向來偏向富裕階層的共和黨而言,奧巴馬這些重招擊中他們的要害,令他們不得不採取守勢,不能不隨着奧巴馬的音樂起舞。進一步來說,奧巴馬大打貧富懸殊牌更大有可能成為其他中間偏左政黨的共同旗幟,令他們重新奪回主動權,重劃意識形態戰場。換言之,不管從美國國內以至全球政治潮流來看,奧巴馬都大有可能成為領頭羊,推動美國及世界向新的、不同的方向走,並在貧富差距問題上大展拳腳。未來一、兩年最有財有勢有人氣的非奧巴馬莫屬。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