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城瘋搶的新居屋申請宗數直逼十二萬大關,房委會最新數字顯示,截至昨日下午五時,共接獲十一萬八千三百份居屋申請表,打破一九九七年十一萬四千多份的申請紀錄,創歷年新高。今期新居屋白表申請多達十萬七千四百份,出現一百二十四人爭奪一個居屋單位的局面,料房委會最快今日才可完成點算所有申請表。
二千一百六十個新居屋單位上周一已經截止申請,截至昨日,房委會接獲十一萬八千三百份居屋申請表,超額認購五十四倍,但房委會指仍需處理若干來自截止前寄出的郵遞申請,即意味申請宗數仍會繼續上升。截止申請已近兩星期,但房委會至今仍未全部點算所有申請表。據了解,由於遞交申請表的數量為歷來最多,即使當局抽調人手協助處理郵遞申請,仍需時處理,「幾乎所有人都要幫手拆信,但數極都數唔完」。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表示,今期居屋反應熱烈,反映市民對居屋的需求殷切,而居屋已停售一段時間也有關係。新居屋白表申請者佔絕大部份,他重申,政府每次推售新居屋時都會檢視綠白表比例,強調有關比例並非固定,但若將來推出「綠表置居先導計劃」,居屋綠白表比例也可能出現變數。
房會認同綠表置居計劃
施政報告提出「綠表置居先導計劃」,房委會轄下的策劃小組委員會昨開會討論,會後張炳良稱示,委員一致認同計劃方向,又認為不應偏離現有居屋政策。但計畫的細節,包括定價、轉售方式及選址等,則未有結論,稍後署方會將建議書,提交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討論。
有出席會議的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綠表置居計劃」的單位定價應較居屋便宜,又透露會上委員對轉售限制有較多意見,如有人認為買家只可轉售予綠表人士,但亦有意見認為可經補地價後轉售予自由市場,但在轉售年期方面應較居屋嚴謹。
至於首批單位,他估計數量約為一千個,因為數量太多將會減慢該年度的公屋輪候人士上樓的速度。
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蘇偉文則指出,一般公屋單位建築成本約為七十萬元,建築成本也要因應地盤位置及單位大小等因素決定,難以一概而論。但他認為,「綠表置居計劃」的單位售價,應以不虧本為原則釐定售價。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