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手札:反停板的經濟理據 - 渾水

摸魚手札:反停板的經濟理據 - 渾水

先做一個小回顧,上星期渾水大約講了截停投資移民對殼股的衝擊,至今已經有幾隻我所知的創仔被祭旗,甚至有人踩上門市搗亂,不禁叫人倒抽一口涼氣。
上星期,刻毒涼薄的港交所(388)試就停板機制作諮詢,技術上應該叫冷靜期,不過坊間眾口一聲都叫之為停板,故妄從之。我見到好多財經界的前輩朋友都強烈反對,包括利世民、高明及孫柏文等。他們都是典型的libertarian,所以我很理解這套思維背後的邏輯。香港的股市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少監管、流動性高。姑勿論你是否認同諾獎得主Eugene Fama的效率市場理論,股市的價格的確一定程度反映着當刻的價值。一些人為插手的干預,是混淆價格訊號,令市場不足以反映價值,造成某程度的失效。
《The Journal of Finance》有兩篇文「Order Flow and Liquidity around NYSE Trading Halts」和「Volume, Volatility and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Trading Halts」大約講述了NYSE停板機制的一些影響和分析。雖然市場不同,停板的方式也不同,不過可以引以參考。冷靜期的主要理據是減少波動,穩定價格;不過前者的那篇文的研究指出停板這個行動會做成好多市價盤限價盤彈出和取消,似乎倒行逆施。後者那篇文也提供相近的看法,就是實行停板後,波幅和成交比停板前大增。

迪臣發展母憑子貴

我從投資者的角度去看也有幾點質疑。冷靜期間的流動性問題由誰解決?總要有一些bargaining power比較大的參與者睇場吧,這會不會變相令大行有更大話事權左右價格?是否增加了monopoly power?大行的硬件較齊全,有自己一套algorithm,散戶投資者沒有這些優勢,一心好意要穩定價格卻製造更大權力給特權參與者,這難道不是好心做壞事嗎?想不到連金融業也要捍衞本土利益,真諷刺。
我明白中港股市看齊是避不開大趨勢,但唔該,做得好睇少少。而且,看齊也可以做得好少少,例如股票交收時間和交易時間可以更一致。我有位友報的acquaintance粗淺寫了幾句就收到港交所來信,不用麻煩編輯了,有麻煩直接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上星期推介的迪臣建設(8268)總算有貨交,雖然經歷一些波動,但依比推介當日略高。迪臣發展(262)分拆子公司後,母公司迪臣發展隻殼算乾淨咗,再加上早日又配售了一手新股,是有利炒上的。迪臣發展現市值不足五億,相對主板殼價有防守性,若把迪臣建設合併考慮,投資母公子更化算更具防守性。尤其是子公司現在市值大過兩億,創業板的殼價因截停投資移民而調低,子公司相對難守。再看永泰投資(876,前稱永利控股)和永利地產(864)兩母子的例子,又是分拆這招財技,但分拆後母公司先有一番炒作,再有賣殼消息跟尾,股價一飛衝天。雖然子公司永利地產也有炒作,不過滯後少許。

渾水
http://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本欄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