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前晚突然加碼向銀行投放五百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期借貸便利(MLF)後,人行昨早在公開市場再重啟逆回購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五百億元七天期流動性,不足二十四小時內放水千億元,寬鬆過年前及季節性銀根,是十二個月以來央行首次使用逆回購,內地拆息及回購利率先回軟後微升。
記者:劉美儀
分析認為,短期內人行採全面放水的貨幣措施,有機會押後降準備金或減息,料當局最快也要在兩會後,或第二季才謀定後動降準。
反映內地銀行間最流動短錢的七日回購利率,昨早報5厘,中段回落至4.2厘,後微升至4.38厘。昨日人行進行逆回購的中標利率為3.85厘,較去年一月逆回購的中標率4.1厘為低。
確保過年前資金充裕
人行逢周二及四,可透過公開市場進行回購操作,逆回購是央行透過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等於主動向銀行借錢,正回購則是從市場收回流動資金。人行對上一次在公開市場操作,是去年十一月底,不過當時是進行五十億元十四天正回購。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人行已有一段時間未有進行逆回購操作,雖然今次有「少許意外」,但此舉屬短期調整銀根動作,確保過年前市場資金充裕的一小步寬鬆舉動,「一次做不表明貨幣政策有變化」。去年第四季內地經濟增長7.3%,略勝預期,他指除非首季度數據很差,當局才要加大放水力度,惟目前看可能性不大,料人行會評估三、四月情況後,若有需要,亦到第二季才有全面寬鬆行動。
或待美國加息始降準
東亞銀行(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亦說,除了去年底一次減息外,過去一年人行都採取針對性而非全面寬鬆措施,但全面放寬畢竟可用彈藥有限,故當局亦要留待經濟真的顯著放緩及企業營運出現困難,才會全啟綠燈。
歐央行買債量寬,美國則可能今年稍後加息,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指,市場普遍估計,是次為人行過年前的季節性放水,意味短期內不會降準,可能留待下半年當美國加息,屆時降準,以抵銷因資金流出令銀根進一步偏緊情況,才是合適時機。
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區外滙、利率及信用產品交易部董事總經理馮思果預期,逆回購後,未來數日內地短期拆息會轉鬆,在美元強勢推動下,他估計今年第二季,人幣會貶值至每美元兌6.28人幣,年底時則回升至6.12水平。
人幣在岸價昨收報6.2095,升20點子,離岸價則報6.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