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輕人參選區議會,目標票源正是同輩人。有本屆首次符合投票的資格「首投族」稱,參選區議會關鍵在行動力,儘管資源上不及主打「蛇齋餅糭」的建制派,但也應當多落區了解民情,切勿躲在網上做「鍵盤戰士」。
不要鍵盤戰士
二十歲的城大學生鄧同學家住將軍澳,兩年前滿十八歲更換身份證時,在入境處登記成為選民,「當時唔太關心政治,咁啱見到咪順手登記埋」。但一場雨傘運動,大大提高了其政治意識。她發現,所屬選區的區議會議席,多屆來都由建制派把持,「但佢嘅蒲頭率好低,好多重大議題都唔見佢出聲。係今年選舉年,先至派月曆同搞平價旅行團」。
她說,投票意向取決於候選人的行動力,多於考慮其政治背景,認為無論是關乎全港、影響地區的堆填區擴建,到小販出沒情況,區議員都應當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向政府反映。
常有意見認為,建制派的地區工作做得比泛民全面,鄧同學基本上同意,「福利都係行動力嘅一種,換燈膽如果唔係『做樣』,都好重要」,認為泛民過於集中資源在立法會,忽略了地區工作。
不過,她不認同這代表資源較少的年輕參選人「冇行」,「距離選舉仲有好多時間,年輕人參選一定要多落區博表現,唔好只係識用facebook做keyboard fighter(鍵盤戰士),齋講乜都得。」
■記者朱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