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為本土股民討伐港交所霸權 - 利世民

利字當頭:為本土股民討伐港交所霸權 - 利世民

「與內地看齊並不是目的所在,主要推動力反而是國際證監會組織的監管指引和國際最佳常規做法……」港交所就新引入所謂市場波動調節機制的諮詢文件,有如此這般的一句。
請恕我對權貴的語言偽術,永遠敏感。雖說港交所修改遊戲規則,目的不是要跟大陸看齊,但客觀結果卻是將大陸的一套搬過來;沒目的但結果明顯,難道一場巧合?對不起,沒有太多巧合。事實擺在眼前,港交所是官府衙門為政治服務。只想提醒各位港交所的權貴,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道義上你們應該向股東問責,你們的服務對象應該是股民。
假如在美國,早就有對沖基金,計劃奪取港交所管理權,然後精簡架構,提高營運效率,並將非核心業務套現。不過,港交所徒具上市公司之名,卻沒有公開股權之實。港交所流的血,雖是股民的資本,管理層卻對特區政府和人民共和國效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二○一二年正值商品市場的周期最顛峯的日子,港交所管理層決定以天價收購LME,股民的錢就此白白犧牲,為國爭光。
政府要全權控制交易所,沒有問題,但請不要將港交所假扮一間民營企業,讓股份在市場上買賣;真正的同股不同權,不是阿里巴巴,是港交所。
交易所的功能,只是最基本的交易和披露。只有在大陸,官府才會連怎樣交易買賣甚麼都要微觀地去管。股民的卑微願望其實很簡單,就是可以選擇一家具成本競爭力的交易所,而不是眼白白見利益被輸送去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資本市場。
像美國的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旗下二十三間交易所,當中包括紐交所,純利卻不如我們這家只在一城稱霸的港交所!為何過江龍不染指香港市場?暴利背後,必有權勢;若不是政府包庇,港交所又何來特殊壟斷地位?香港要是貨真價實的自由港,請政府從速訂下公平的遊戲規則,開放市場,免得港交所將香港市場圍堵,將股民像羊牯般宰割。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