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註冊慈善團體香港復康關愛協會涉嫌提供「白牌復康車」服務,非法取酬接載傷健人士。警方昨早派員喬裝服務使用者,一名警員坐輪椅,另一同袍推輪椅,登上該會一輛七人車,由東區醫院前往跑馬地。抵埗後司機收取約二百元車資,此時警員隨即表露身份,把他拘捕。
涉事七人車屬香港復康關愛協會所有,車身有會徽及名稱,打開車尾後可放下尾板,供輪椅上落;車上更設有八達通收費機。惟警員發現該車未領有出租汽車許可證,不能作取酬載客用途。根據紀錄,該車登記車主為羅國權,他是協會的創辦成員及董事。該會在其網站標榜是註冊的非牟利慈善機構,協助基層社群。
首八公里收160元
消息指,該會不止一輛車作出租用途。事發後《蘋果》記者以市民身份致電該會,查詢復康專車服務,職員表示免費成為該會會員後,可預約使用復康專車,傷健人士可連整部輪椅上車。一般收費首八公里約一百三十元至一百六十元不等,之後每多一公里收費九元;深宵或額外時段需另加一百三十元附加費。記者其後表明身份查問,職員即表示,「𠵱家唔得閒傾,冇負責人」,然後掛線。
港島交通部特遣隊一個月前接獲運輸署轉介投訴,經調查後昨早採取「放蛇」行動;其間由一名探員假扮坐輪椅人士,另一同袍推着輪椅,在東區醫院門外登上涉事七人車,前往跑馬地桂成里。當抵埗後有人收取約二百元車資,警員即表露身份,以涉嫌「駕駛汽車作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及「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車輛」,把五十三歲姓范男司機拘捕。
復康車不足難預約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蘇永通認為,出現白牌車問題,主要因為本港復康車輛供不應求,預約亦困難,「即使半年先去醫院覆診一次,但知道日期時已經預約唔到復康專車」,更不諱言過往曾使用白牌車服務。香港復康聯盟主席張健輝則關注白牌車可接載輪椅人士,安全成疑,認為政府應增加復康車輛數目。
根據運輸署統計,截至去年底,除可供輪椅上落的專利巴士及的士等各類公共交通工具外,共有九百二十三輛已登記車輛可用作出租或取酬接載傷殘人士。
■記者李家傑、胡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