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酒店(2006)研究多月,終於決定收購法國盧浮集團,還是歐洲連鎖式酒店營運商,市場早有消息,於公佈之日,股價稍升即跌,隨後反覆回落,未獲好評。
收購不利公司財務
盧浮集團以各種模式經營酒店一千一百一十五家,客房九萬一千一百五十四間,主要位於歐洲,其中法國佔八十二家酒店,其他位於意大利、英國及荷蘭,並已進入美國、中東、非洲及亞洲等地,大量經濟型及少數中高檔酒店,以特許經營為主,佔酒店數目51.66%,直營佔22.81%,管理佔25.47%,收購代價不多於十五億歐元(約一百三十七億港元),將以自有資金支付30%,其後向銀行借貸。
盧浮截至去年六月止年度,收入4.44億歐元,同比下跌2.4%,營業利潤六千二百六十四萬歐元,增長23.3%,稅後虧損二千二百四十六萬歐元,包括非經常虧損三千八百九十七萬歐元,實際利潤約一千六百五十萬歐元,前年虧損一千零九十萬歐元,反映去年度已有改善。可是以借貸收購,儘管利率仍低,收益亦難抵銷利息開支,收購後對錦江的業績及財務不利。
錦江策略是進軍歐洲市場,提升規模,完善酒店品牌系列,優勢互補,可發揮協同效益,但整合需時。協同效益只是期望,成效仍是未知之數,國企熱衷於走出去,已常無表現,如有表現也是先苦後甜。錦江的業績,近年只靠出售資產投資,實際營運一般,收購未見其利先見其害。錦江表示收購可累積海外併購及跨國企業管理經驗,相信需要付出代價。錦江去年大幅炒高,如無後續活動,可能高峯已過,不應期望過高,現狀只是上落市。
齊明
本欄逢周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