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總是雙向的。
港交所權貴認為趕絕散戶和中小型券商等於股市專業化,普遍股民自然覺得不被尊重和信任。反過來,港交所無論有任何動作,股民亦會以陰謀論視之。昨天我提出四點質疑。說實在,對廣大股民,只要一個理由:「引入甚麼波幅凍市機制,對廣大散戶,究竟有甚麼好處?」
「凍市,可以避免跌市人踩人,升市上唔切車,唔好咩?」假如我是港交所的代言人,我一定會如此推銷。無錯,港交所權貴眼中的小股民,就是不理性和盲動的代表;那深入民心的羊生羊太的廣告,充份反映了那種心態。
「市場許多大鱷,凍市都是為了大家好。」這是公共政策的萬能Key,只要可表面良好的動機,就算反效果副作用有多大,一樣照過如儀。對不起,十幾廿年前,香港社會或者可能是這樣信奉權威。不過,李小加同志,你知否去年最多人講的一個政治詞彙是甚麼?醒覺。這個年頭,香港不再信任權威,就算是唯利是圖,和理非非的股民一樣學會:「凡事耳聽信三分,眼看未為真。」
事實擺在眼前,大陸股票有漲跌幅凍市機制,香港股票沒有,也是現時滬港通最大的漏洞。深港通,又說在密鑼緊鼓,假如現在說引入漲跌幅凍市機制與大陸接軌無關,實在難以服眾。香港官僚機構,一直口徑是:「香港金融服務大陸」。
港交所這份諮詢文件,本來可以大大方方說:「引入漲跌幅凍市機制,有利進一步融合中港兩地證券融資市場,提升香港在中國宏觀經濟之戰略角色……(下刪五百字虛言)。」為何港交所的諮詢文件煞有介事地說引入漲跌幅凍市機制與大陸接軌無關?欲蓋彌彰這個詞語,你懂的。
中港融合,我的立場很簡單: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歡迎和香港接軌,大前提是規矩依我們的。請不要誤會,這不是甚麼傲慢的大香港主義;阿里巴巴上市集資,史上金額最大,港交所也是一句thanks,but no thanks便打發人家,對嗎?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