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磊落」紅色童子軍(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光明磊落」紅色童子軍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學苑》果然前瞻,去年九月討論香港「建軍」,沒引起甚麼迴響,事隔多月,梁振英在施政報告點名批評《學苑》之際,卻原來在他治下,已秘密「建軍」起來。香港青少年軍前日赫然成立,以大中小學生為對象,以報效祖國為誓言、以解放軍制服步操為楷模。在「再啟蒙」、「去殖化」的旗幟下,這支「紅色童子軍」將肩負重要任務。
青少年軍自稱制服團體,但擔任贊助人、司令的都是駐港部隊、中聯辦及特區政府的最高層,成立儀式卻不開放予本地大部份主要傳媒採訪,只有中新社等可入內拍攝,香港記者只能在昂船洲軍營外守候。還有,據參加了成立儀式的大專生向《立場新聞》披露,之前已被提醒「不要對記者亂說話」,若有人訪問就說「大會話無安排接受訪問」。
諷刺的是,《大公報》「井水集」昨日署名文章〈「青少年軍」成立光明磊落〉,批評「說甚麼『青少年軍』是『鬼鬼祟祟』、『見不得光』……反對派的心虛與跳腳,不正說明『青少年軍』刺中其要害嗎?」
可見,現在絕非童軍、民安隊之外又一支制服團體成立那樣簡單。正如這篇文章所言,青少年軍「並非『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泛泛之輩,而是具有重大意義、又將影響深遠的後起之秀,絕對不容小覷。」
大家當然不敢小覷,甚至覺得心寒。根據青少年軍發出的新聞稿,這支高規格的制服團體籌備已達一年,但事前竟然沒半點風聲,香港人一無所知,如何「光明磊落」,有目共睹。但其實大家只要想深一層,就會明白它為何如此「光明磊落」地神秘:據青少年軍隊員透露,他們獲發的制服,根本就是駐港解放軍07制式常服,只是臂上、胸前和帽邊換上不同的徽章。而且青少年軍標榜是全港唯一一支採取「中式步操」訓練的制服團體。所謂「中式步操」,是指解放軍的步操方式;解放軍步操仿效蘇俄,與香港紀律部隊傳統使用的英式不同。
九七回歸前,香港駐軍是一大敏感議題,加上六四屠城陰影,為安香港人的心,九七前後駐軍刻意保持低調,因此除了軍營門外或部隊輪換,大家絕少會在香港街上看見駐港部隊身穿制服隨意走動。但現在,這支青少年軍索性以解放軍制服和步操藍本,完全改變駐軍過往低調作風,毫不避嫌。
這已不單是觀感問題。《駐軍法》訂明:「香港駐軍人員不得參加香港的政治組織、宗教組織和社會團體」的規定。現在駐港部隊雖非直接主辦青少年軍,但青少年軍不但制服步操學解放軍,駐港部隊司令員任榮譽贊助人,成立儀式也在軍營舉行。
大家要知道,解放軍不是國家的軍隊,所謂「黨指揮槍」,解放軍是受中國共產黨指揮的軍隊,內地官方也一直抵制軍隊國家化的聲音。換言之,解放軍的任務不單是保家衞國,還要奉行中共的意識形態,講求對黨的絕對服從。因此,接受解放軍式訓練的青年,在學習「報效祖國」之時,即使不是要背誦習總「中國夢」文章,研讀「反對派勾結外部勢力」的材料,也是在接受意識形態的改造,防止他們變成陳佐洱口中的「苦瓜毒豆」,防止他們擁抱民主自由這些西方普世價值,再搞佔領玩鳩嗚。
建制派堅持這不叫洗腦,但青少年軍那些制服、誓詞、活動內容和幕後班底,香港人看在眼裏感覺卻不能不「有所警惕」,只是我們無能力叫跟梁振英熟稔的政界人士,予以勸阻而已。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