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中國通西域(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現代版中國通西域
(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就在月前,中國北京接待了一批神秘客人,他們是來自於阿富汗塔利班(Taliban)的代表,以及同行的巴基斯坦官員。西方觀察家普遍認為這是中國有心充當阿富汗內戰的調停人,乃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一環。事實上,早在塔利班神學士政權統治阿富汗時期(大約是1996至2001年),除了巴基斯坦等極少數承認神學士的國家外,中國便曾與其建立了非官方的溝通渠道。這是基於互利的考量:中國需要塔利班作出不輸送聖戰(Jihad)至新疆維吾爾地區的承諾,而塔利班則希望得到中國的外交承認,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掩護塔利班,如規避聯合國制裁。
嗣後國際情勢風起雲湧,十多年間阿富汗經歷了反恐戰爭到民選政府,但仍處於國家失靈的狀態,塔利班餘眾繼續和政府軍對抗,也不時傳出恐怖攻擊的情事。而在與阿富汗緊密接壤的新疆,中國亦面臨部份維吾爾族人的反抗,不只在新疆內部,更有越演越烈、向各地擴張的趨勢,如北京天安門的汽車襲擊、昆明車站的暴力殺人等。另一方面在境外,伊斯蘭恐怖分子的主要目標雖是美歐國家人民,但中國因為治疆政策亦逐漸成為次要目標,盤踞中東的伊斯蘭國(IS)、阿蓋德組織(Al-Qaeda)都曾向中國宣戰。落實在具體行動上,像是幾年前一名中國婦女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被塔利班槍殺、兩名中國男性在巴基斯坦登山遇害、今年土耳其人協助維吾爾人以假護照出境,都顯示伊斯蘭兄弟們正在互相支援。不過,這些都是個體事件,不能因此斷定北京的反恐政策失敗。相反地,北京成功的將治疆政策的問題,轉嫁到維漢對立上,也不會影響大國顏面。
然而,自美軍撤離,阿富汗情勢日益險惡,除去了美國因素,中國必須直接面對阿富汗崩潰的風險。北京深刻了解到,處理阿富汗議題不能跳過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塔利班是新疆維吾爾恐怖分子的主要資助者),這就是為甚麼北京開始積極展開調停的原因之一。另外,還關係到中國在阿富汗對於銅礦與油田等數十億美元的「無償」投資,若戰事再起,這些投資很可能會付諸東流,例如艾那克(Aynak)銅礦就位於阿富汗恐怖分子組織哈卡尼網絡(Haqqani Network)的威脅下,而這個組織與塔利班緊密相關,若北京能與塔利班直接協商,等於多了一層保障。當然,北京亦不忘兩面下注,對於合法的阿富汗民選政府送暖,提供多筆投資計劃,並強調是阿富汗的戰略合作夥伴,企圖凸顯中國能夠充當地區公正的調停者。
相較於蘇聯以社會主義、美國以民主主義介入阿富汗內政,中國的目標簡單且戰略清晰得多:透過張騫式的經濟手段,而非班超式的軍事手段通西域,保護並擴大在阿富汗的投資、截斷並壓制塔利班對境內勢力的援助。目前看來北京應是這場地緣政治棋局裏的最大勝利者。但是,最根本的因素仍在於阿富汗民選政府與塔利班的對立是否能就此弭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雙方只是在累積實力等候時機。短期內縱使民選政府亟欲招安,塔利班卻不可能棄械投降,因為擊垮西式民主是塔利班之所以存在的價值。屆時,中國的投資是否得以成功避險,將是一個嚴苛的考驗。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