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中央打槓桿的兩條底線

國策解碼:中央打槓桿的兩條底線

本欄曾經多次提及,新華社在1月5日至9日連續四日刊出「致槓桿牛市的信」後,中央一定會打壓槓桿,春節之前,A股將持續震盪。
上周發行新股維穩期過後,中證監就馬上動手,顯示出打槓桿的迫切心理。筆者向內地私募人士了解,今次行動是全方位部署,外界所見到的整頓券商違規孖展只是冰山一角,整個去槓桿效應對A股的衝擊,不可低估。
A股去年暢旺,大量私募基金近期紛紛成立,並通常以民間借貸、配資等方式集資,使用大量槓桿,正是新華社上述「四道金牌」的重點抨擊對象。
該私募人士坦言,近期中證監已經重點監視,隨時出招,甚至拉人,他們只能暫停集資,並散貨以避風頭。
作為一線市場參與者,這些私募基金和大戶,時刻和在中證監心理博弈。目前市場共識是,中央不會打壓股市。反而,為了配合之後國企股權改革,以及減少反貪擴大後的社會動盪,中央樂見股市向上。但前提是不能觸犯兩個底線:第一,央行放水的資金,沒有一分錢進入實體經濟,全部流入股市;第二,槓桿加大至影響金融穩定。
市場何時會觸犯上述底線,令中央再出招,難以捉摸。但中央今次是在孖展餘額破萬億後出手,會向外界發出信號,萬億孖展是中央不能接受的水平。該市場預期心理形成後,對A股後市恐會帶來更大沽壓。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