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有異象,海有藍光!大埔龍尾泥灘及三門仔一帶近日出現藍光閃爍的海水,恍如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水母群發光照亮深海的一幕,又如電影《阿凡達》的藍人現身,叫人嘖嘖稱奇。不過,雖然是藍光,其實它卻是紅潮,專家指這現象是紅潮的一種,代表水質已受污染變差,呼籲市民都是「少掂為妙」。
網民Lau Kelvin於日前一個晚上,在大埔龍尾泥灘及三門仔一帶拍下海水出現螢光藍色的境況,他用手撥動海水時,海面即泛起點點藍光,非常美麗。他感到異常興奮說:「今晚大有收穫,幾年冇睇過,好開心!」Kelvin其後拍得的海水藍光短片上載到facebook與朋友分享這難得一見的美景,不少網民看過後都稱讚不已。
「唔好用手搞好啲」
但原來美景背後竟是污染的結果,海洋生態學家羅謙恩解釋,這種發光現象是由於海水有大量可以發光的浮游微生物聚集,如夜光藻、鞭毛藻及多邊舌甲藻等,因受到外界干擾而發出亮光的自然反應。他看過該段短片後,估計造成今次美景的是夜光藻。羅謙恩指海水溫度在達到攝氏二十四至三十度的情況下,發光的浮游微生物會大量繁殖,結果令海水變螢光藍,當有人用手撥動海水時,便令海面泛起點點藍光,美不勝收。
羅指海水出現藍光現象是紅潮一種,夜光藻屬本港常見的藻類,是組成紅潮的藻類。羅指雖然夜光藻不含毒性,但「玩就幾好玩嘅,但就代表海水受污染,市民都係唔好用手搞好啲」。漁護署則稱,最近一次在大埔大美督接獲的紅潮報告是在上月二十八日。
■記者黎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