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於佔領運動後發表的施政報告,雖然稱主打房屋及青年兩大問題,但除了房屋政策有些新猷,例如製造新置業階段,在青年政策上卻乏善可陳,例如創業基金等,也是坊間已有的項目,未見破天荒之舉。有官場中人指,其實他們也確實曾四出投石問路,看看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舒緩年輕人的不滿,但得到的建議卻未見有效,寧願不落藥、也不想藥石亂投。
有政界中人在聽罷施政報告後笑笑口跟季陶說,「又話梁振英呢份報告會『打救』青年,原來係就係『打』,不過係『炮打』港大《學苑》同佔領班青年。」他指施政報告針對青年的向上流的政策其實不多,「最叻都係派錢畀佢哋創業,唔想做老闆嗰班又點呢?其實都唔見到其他政策加強向上流機會。」
季陶因此向相關政策局中人打聽,獲回覆他們其實有向各界別與黨派,收集對青年政策的意見,奈何不是收不到回應,就是建議未算具實效,如此說來,一動還是一靜,先搞一個較有共識的青年基金,看情況再作決定,也歡迎各界繼續提意見,「總之有好橋,我哋一定會考慮。」
政界中人卻普遍認為,無論政府推任何整色整水的青年政策,也於事無補,「其實一場佔領運動都睇到青少年要嗰啲嘢,係制度、係民主,同政府提出嚟諗住去討好青年嘅嘢,風馬牛不相及。唔搞好政策,搞乜都冇用。」
周一至周五刊出
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