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轉到非牟利組織做公關,最近有個下屬辭職,老友循例問句所為何事,會否考慮轉部門之類,還以為對方會說另有高就,前景更佳,所以無法不作出抉擇,客客氣氣就了結一場例牌對話,怎知對方很認真跟她說,走,是因為不習慣機構越來越商業化,做公關也似要交數,個個project都要數clipping,計audience reach,和她原來想像的很不同,有些失望云云……
老友說,她聽完後,定睛望望眼前這位80後,然後已經唔知再講乜嘢好。
至於Mary,聽到這裏,已經忍唔住笑翻了。又真係幾好笑,咁大個人仲咁天真,Mary安慰老友,唉,性格這麼可愛純真的女生,其實不太適合這一行,就隨她去吧,大家天各一方,只有更好。
說真的,公關就是公關,哪管你是上市公司抑或非牟利組織,機構開得這個部門,要你交功課也是常態吧?花錢搞活動當然期望有人採訪,還要機構名、老闆名、重點訊息,缺一不可;pitch得古仔,除了帶出社會問題,當然也希望記者提一提機構提供的相關服務吧?
老友哭笑不得,話這位同事仔,一定不知道她不止一樣被上頭追數,而且年終考核的一大部份,正與這些充滿銅臭的數據掛鈎,年頭定好指標,年尾老闆同你埋單,一切透明兼科學化。
錦衣夜行、風流不為人知是極優秀情操,個人欲追求這種意境,無可厚非,但賣得身給機構,當然要hard sell,發開口夢都勿忘推介機構。老友話下次請人一定揀個務實派,開口閉口認同機構理念,認為做NGO公關特別有意義那些避之則吉。哈哈哈。
彭瑪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