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是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人,近一年來開始發現血壓高,但他總是拒絕服藥,妻子也拿他沒辦法,很是擔心。細問之下,原來他不肯吃藥的原因是怕越吃越重症,對於藥物亦有很多誤解,怕會有各種的副作用。所以他每次求診,我都會嘗試為他拆解各種擔憂,並提醒他血壓控制不好可能引致的併發症。
堅持守護病人健康
但無奈,在一、兩年的覆診後,他仍是依然故我,抗拒服藥。作為他的家庭醫生,我又可以怎樣做呢?放棄他嗎?不能。既然他肯繼續來覆診,我就有責任繼續去守護他的健康。
有一天,他患有哮喘的太太來覆診,她告訴我丈夫終於肯開始服食血壓藥,我問她究竟是誰這麼了得,竟可以勸服她的丈夫。她告訴我,原來丈夫去了內科專科門診見醫生,那位醫生很嚴正地責勉他要正視血壓問題,還告訴他很多在病房內,因血壓高而引發中風、心臟病的例子。
我笑着對她說:「原來你丈夫是受硬不受軟。」她卻反過來說:「不,他是因為你才肯服藥呢,其實是被你的誠意打動,無論他自己是如何的固執,你這些日子來都是不厭其煩地勸導他。其實他心裏也明白自己是應該要開始服藥,只是那位內科醫生推他一把罷了。我們實在很感謝你。」想不到,我的堅持,其實病人是感受得到。
這些年,我感覺有些病人就好像是朋友一樣,我陪着他們走了一段路,他們亦陪伴着我的成長──醫病、醫心,亦醫、亦友。
隔周一刊出
撰文:瑪麗醫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部家庭醫學專科謝翠怡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