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學苑》突然在施政報告上被點名批評、又被建制派扣上港獨帽子,《學苑》前副總編輯王俊杰昨解釋,《香港民族命運自決》是任內最後一期刊物,主要探討香港本土主義,包括中港矛盾等,而《學苑》只嘗試以公民民族主義角度切入,探討香港民族主義的存在及發展,強調「自決」與「獨立」是兩回事。
「港人有權自決」
王俊杰昨解釋,「命運自決係講香港人有權決定自己命運,政治命運及前途」。他指若從學術討論而言,過往談及的民族主義,多指人種的民族主義理論,即共同語言、文化、歷史、血統等,但《學苑》探討的香港民族主義,「就係以公民民族主義為基礎」,主要關於族群的共同生活意願。
一九八六年任港大學生會會長的游清源亦指,如果對民族主義的定義不清,根本是「雞同鴨講」、「九唔搭八」,他認為《學苑》在論述時已清楚將種族、血源的民族主義,與公民民族主義分開,而《學苑》探討的是後者,即共同生活、共同價值觀、共同命運意識、政治體制及社會制度等。
■記者陳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