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冬天別了嚴寒的北方,來到了中東國度以色列,到了一位以色列朋友家中作客。以色列歷史,想必有上過耶教學校,去過教會,讀過《聖經》的讀者也略懂一二。從猶太人的上帝試探亞伯拉罕,選中了他的後代與之立約,到摩西帶領猶太人分紅海,出埃及,來到了西奈山上定下十誡,人與神再度定下契約。大衛王戰勝巨人哥利亞的故事耳熟能詳,然後拿撒勒的耶穌以上帝之子的名義挑戰猶太教拉比的教義,然後被釘十字架,誕生了對世界影響深遠的耶教。公元七世紀,穆罕默德以先知的名義在阿拉伯半島發迹,手持的也是猶太人的《聖經》。
亞伯拉罕宗教至今於全球依然有超過一半人信奉,遠比別的宗教成功。不同於希臘羅馬或者是大部份中國印度的宗教,亞伯拉罕的三大宗教都以一神論為其教義的最核心,十誡中便有言除其上帝外不可拜別的神,而且其上帝都是全知、全能、全善,若有冒犯上帝者雖遠必誅。這種強烈排他性的宗教也多為思想家所抨擊,如休謨便指一神論缺乏多元思維及包容,也是歷史上眾多暴力和戰爭的成因。穆斯林以聖戰為名在歐亞非的征服、耶教的十字軍東征聖戰、歐洲大陸上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宗教戰爭、反猶太主義及大屠殺,以至今天的原教旨恐怖主義和以巴衝突。
然而,亦是因為亞伯拉罕宗教高度的排他性,令之久歷千年而不衰。而且猶太教聖經在三千多年前在道德戒律上十分完備的體系,也非其他宗教能比擬,例如割禮、不吃豬肉等諸多飲食上的清規、猶太教每日要做三次敬拜、穆斯林五次等,都極為嚴格。亞伯拉罕宗教的末世論也佔相當重要的角色,審判日和上帝國度也成為三大宗教的重要教義。令因此不論是耶教還是伊斯蘭教,也大量挪用了以色列人的宗教為該宗教的基本理念。
以色列朋友為我娓娓道來他的家世。他母親的祖先是庫爾德猶太人,在伊拉克定居上千年,而他父親的祖先則長年於土耳其定居,兩方都是在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復國後遷到以色列。他朋友的家世更曲折離奇,他祖先是西班牙猶太人,在伊斯蘭統治時期猶太人得到寬容對待,經歷了猶太人的黃金年代,直至耶教徒在穆斯林手中搶回西班牙,天主教王室在一四九二年驅逐所有猶太人及穆斯林,他祖先遷移到波蘭,然後再遷到摩洛哥,直到四八年後再回到以色列。
他們的故事讓我目瞪口呆。我跟他們說我那些因六四而移民,在美加出生的表弟妹,已不太會說中文,莫論寫作和了解中國文化,更別說他們的下一代將會是怎生模樣。然而猶太人在公元七十年羅馬人摧毀其耶路撒冷的聖殿後,經歷幾近二千年的流離失所,竟然仍在崇拜他們的上帝,寫希伯來文,過猶太人的傳統,保有他們民族的歷史和記憶,然後在一九四八年從世界各地重新回到他們的「應許之地」。這種近二千年來未有中斷的身份和記憶傳承至今仍令我難以理解。香港的年輕一代,只不過是經歷了二十年,中國人的身份已可以如衣履一般,隨意揚棄。他們的身份記憶之重,我們對身份記憶之輕,就似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時空一樣。
卻也因這種神奇的宗教力量,令他們二千年後重新來到贖領其「應許之地」,導致了以巴紛擾多年的衝突。以色列在沙漠之中開拓出現代城市,利用海水化淡開發水果更可以出口食水,多年來被鄰近五大阿拉伯國家圍剿依然屹立不倒,擁有先進的軍事科技。這實在令人嘖嘖稱奇。
筆者沒法為被許為「上帝子民」,如此獨特的宗教民族立下結論。兩千年遷移再復國的精采故事背後,有多少是因為宗教、傳統、族群,對無辜頑固野蠻的殺戮。回顧猶太人和穆斯林、耶教徒多個世紀的歷史,令人再想起休謨關於寬容和多元的洞見。然而今天因為愚昧官僚和排外煽動家濫用,包容竟也成為了貶義詞。模仿當初的摩西、耶穌、穆罕默德,難怪他們正創造國師、教主等騎呢的宗教偶像,又用末世論的腔調在建國後要審判這個、審判那個,動輒咒人落地獄。一個香港宗教族,正在一片「落地獄」之聲中在網絡上盛開?
貝加爾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