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小姐生於警察世家,爺爺是輔警、父母均是十八歲入警校,至今逾三十年差齡。媽媽為阻女兒佔領,曾摑她兩巴。清場後她回家,選擇與家人避談佔領,「係,你有自己理想,但始終父母係一世,你唔可能斷絕關係」。她原諒了媽媽那兩記耳光,「佢打你佢隻手都痛,唔好講心唔心痛,唔係好受」。冷靜下來,她明白到「有時用人哋把尺去諗人哋諗乜」。
雙親指七警應忍手
李小姐承認,逃避與父母討論政治議題「聽落有啲荒謬」,但過往溝通經驗,父母認為學生的訴求不切實際,佔領影響交通和股市,她覺得無法改變父母。有次引用網絡瘋傳片段,一位白衫警察拍老伯膊頭,趁老伯轉身就噴胡椒噴霧,質疑有警察濫權,父親就用另一片段去質疑示威者挑釁警察。
七警在暗角毆打示威者,雙親指打人的警察未能忍手,「喺差館不嬲都打人,佢哋墊住電話簿,匿埋一邊冇人知,只不過佢哋七個忍唔到手,佢哋話點解佢哋七個咁蠢,唔忍一陣間」。警司朱經緯亂棍打途人,雙親就批評「一定係平時喺入面守環頭多,冇呢啲經驗,咪出嚟發洩吓囉,橫掂都就嚟退休」。
李小姐參與佔領初期,雙方矛盾大爆發,媽媽摑了她兩巴,又恐嚇她若再去佔領就摑她十巴,此後她在清晨回家換衣服再去佔領區。父母沒再出手打人,但表明即使女兒被捕,不會去警署保釋她。李小姐在物資站留守至清場為止,「我哋呢啲人都唔幫手,唔通要人哋朝早返七八點嘅幫手?人哋都好辛苦」。
金鐘清場最後一晚,她上台分享感受,雙眼通紅。清場後父母少提佔領,李小姐只聽他們低聲說:「咦,終於完咗,清咗場喎。」她稱,彼此冷靜後會更客觀,例如父母亦會批評警方將十四歲少女送去屯門兒童及青少年院的做法過份。她想鼓勵其他警察子女,「我哋有自己夢想,有自己堅持嘅嘢,咁有時唔可以用自己把尺去度晒每一個人,有時用人哋把尺去諗人哋諗乜,你會知人哋有苦衷」。她指會保留追求民主的理想,亦會維繫與父母的關係,「呢個可能係你將來唯一嘅親人,如果我同你唔再係親戚關係,搬出去住。咁將來你結婚呢?你唔請佢?你將來生BB呢?你唔叫佢嚟睇?唔係㗎嘛,呢道牆我覺得永遠都需要打開」。
社工籲用時間修補
雨傘運動導致家庭關係撕裂,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邵家臻表示,現時惟有用時間及耐性修補,希望大家冷靜下來會記起親情較政治重要,「以前有啲人去朋友度住住先,分開吓,拉遠啲距離,等時間嚟融冰」。他建議當事人可尋求第三者幫助,如兄弟姊妹、親友、老師及教會朋友等,「如果唔係大家都落唔到台」。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