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年在世界盃的點綴之下,世界球壇更顯矚目和璀璨,令國際足協金球獎頒獎禮的各個獎項均競爭激烈。例如世界盃光芒盡露的占士洛迪古斯一記「窩利」獲選為最佳入球,帶領德國取得世界盃冠軍的路維則奪得最佳教練。現今球壇百花盛放,多位球員的表現都教人拍案叫絕,有幸投票的人一定大傷腦筋呢!
金球獎最終由基斯坦奴朗拿度奪得,他以37.66%的高得票率擊敗美斯及紐亞,連同改制前後、繼二○○八及二○一三年後第三度獲得此殊榮。C朗去季為皇家馬德里取得歐聯及西盃冠軍,並於西甲貢獻三十一個入球,奪獎實在是當之無愧,可是仍有不少人替美斯及紐亞不值。毫無疑問,紐亞在德甲及世界盃中的表現一流,已超越以往世人對守門員的一般要求,除了多次神級撲救,更教人學懂守門員是「最後守衞」的理論;只可惜,紐亞生於這個時代,遇上了C朗及美斯。
事實上,C朗三奪金球獎,在足球史上已讓人嘆為觀止,卻仍然落後美斯一次。近年來大眾都稱兩人為宿敵,筆者卻認為他們是難兄難弟──C朗有幸遇上美斯,美斯亦要感激C朗的出現。所謂「高處不勝寒」,無敵也是最寂寞,足球場上有競爭才有進步;站在球壇之巔,若果沒有對手推動,那就不容易找到對進步的渴求。
星中之星,豈止一顆?只有萬顆閃耀,才能凸顯星空的優美。
陳婉婷
太陽飛馬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