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不少人感冒咳嗽,久咳不好時,醫生會建議病人照肺X光,看有沒有肺炎或肺癌。但病人乳房若出現硬塊,醫生的建議卻不一定很英明。
最近有位六十歲女士做婦科檢查,醫生說觸診乳房好像有硬塊,說這不是他的專科,着她自己找醫生跟進。於是她找了家庭醫生,醫生二話不說,就寫介紹信着她去政府醫院乳房科,一排期就是一年之後,病人感覺不妙,心想若有問題,便會延誤診治。最後決定找私家乳房專科,照了乳房X光及超聲波,發現乳癌影像,及後抽針證實是乳癌。
病人來看我時就慶幸自己英明果斷,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當然讚她有智慧,但心裏面想:「為甚麼家庭醫生或婦科醫生不為她安排影像及抽針檢查,這些是醫科學生必學的乳病診斷規律,應該是一字咁淺吧!」抑或是醫生對乳癌的警覺性不及病人?
家庭醫生常強調家庭醫學是全人治療,對病者的家族病史及個人健康史掌握,所以可以提供恰當治療,但往往病人又喜歡看不同專科,令專科門診擠迫不堪。剛剛與醫學會會長談及香港應否推動基層醫療,我看如果基層醫療做得好,就要與專科有密切無間的溝通和聯繫,掌握各專科的新發展,讓病人感覺家庭醫生,有整個專科團隊支持,能銜接病人的治療進程,信心自然大增。有誰願意花錢或時間,去看十個專科。香港分十八區,每區有區議會貼近市民,施政報告強調區內問題區內解決,市民健康就是重要議題。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 6033
張淑儀醫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