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郎風暴打擊 場外股價曾跌九成 福匯險爆煲 白武士泵23億救命

瑞郎風暴打擊 場外股價曾跌九成
福匯險爆煲 白武士泵23億救命

【本報綜合報道】受瑞士央行取消歐元兌瑞郎滙率下限令瑞郎急升,其後引發出連串「黑天鵝」事件,已有多間外滙交易商遭遇困難,甚至瀕臨爆煲。其中美國外滙交易商福匯(FXCM)上周五一度瀕臨崩潰,其後投行Jefferies母公司Leucadia National充當白武士注資三億美元(約廿三億港元),才暫時避過一劫。另有指花旗、德銀、巴克萊及高盛等大型銀行亦出現一定損失。

福匯上周五時,曾因客戶虧損急增至2.25億美元,一度危及其資本需求規定。該股上周四時收報12.63美元,至翌日開市前宣佈停牌,停牌前場外股價已急跌近九成,僅剩98美仙,市值從六億美元暴跌至約九千萬美元。

客戶勁蝕錢 危及資本

不過,福匯在危急關頭獲投行Jefferies母公司Leucadia National提供三億美元救命錢應急,暫時避過一劫。據悉上述貸款向福匯提供兩年期擔保融資,利息高達十厘。獲得支持後,福匯得以符合資本需求規定,亦能維持正常營運。消息公佈後,福匯收市後場外股價跌幅縮窄至約69%。
據了解,福匯作為一家直通式交易經紀商(STP),季內共處理了一萬四千億美元的個人交易,而其不少客戶都持有大量瑞郎空倉。在瑞郎突然急升下,歐元與美元兌瑞郎滙率暴跌,擁有上述交叉盤好倉的客戶就面臨巨大虧損,很多客戶都將歐元兌瑞郎的止蝕位定於約1.04水平,但當日滙率最低時卻跌見0.78。
有市場人士指,由於滙率一般波動不大,必需利用高槓桿操作才能圖利,而福匯作風一向較同業進取,所收的孖展按金較同業低,所以風險極高。今次已非福匯首次涉及客戶相關問題,在二零一一年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已曾勒令福匯支付逾一千四百二十萬訟費,因該行當時未有就約五萬七千名客戶的賬戶進行合規的盡職審查。
至於在香港有業務的福匯亞洲上周五仍然照常運作,但已即時提高包括香港客戶在內所有瑞郎兌換組合的孖展按金要求,其中歐元兌瑞郎的保證金由5%大手調高至45%。

花旗 德銀 各蝕12億

部份大銀行和外滙券商亦出現不同程度損失。消息指,外滙市場最大交易商之一的花旗及德銀,同樣出現約1.5億美元(約十二億港元)損失。其中花旗有關損失是其交易枱的投機失利,與福匯或其他零售交易平台服務無關,屬個別事件。英國巴克萊銀行損失額則不逾一億美元,不會對巴克萊財務有實質性影響。
另外,據金融網站Zerohedge分析,高盛同樣因持續造淡瑞郎而出現相關虧損,但其財務總監表示對該行沒有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