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爺和洪太都曾經是香港大醫院的醫護人員,退休後香港澳洲兩頭跑,有時也赴世界各地旅遊,神仙眷侶一般的生活令人羨慕,尤其在這幾年替兒女辦完婚嫁大事之後,心願已了無事一身輕。兩人的模樣都比我十年前初識他們時更年輕而煥發,可以想見香港的醫護人員無日無夜,終年無休的日子有多辛勞。
洪爺大概看出了我的遲暮心態,忙送我一份新年大禮:告訴我聯合國衛生組織(WHO)的定位──將0至17歲訂為未成年,十八到六十五屬於青年人,六十六到七十九則是中年人,超過八十到九十九才算老年人,一百歲以上則是長壽老人。
不是講笑呀,他特此申明:由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頒布出來的定義,十分權威不由得咱們不接受。
我則老懷大慰欣然受之,此說似乎不陌生,早幾年已不少人轉發此說,只是忘了出處而已,那麼才步入人生中年的我,想到過了這麼長久的歲月才到中年,思前想後來日方長慢慢步入老年還不遲吧,如此一來則似乎說一百歲人人有份並不為過了。
所謂的正能量,可以由此而來吧,這也算一種從樂觀中獲得的安慰,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而去相信總好過未老先衰永遠以悲觀的心態量己度人要好得多,而且對於十七歲的未成年人,十八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的「青年人」,少不更事也視為理所當然,值得原諒一下。而中年人心事濃如酒之外,也還有許多必須要學習之處。
一世人流流長,生命的河流流向中游上游,河中魚蝦撈不完,兩岸風光無限好,游一程,樂一程,思及此亦算是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