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說一位五歲小朋友問過他:「行政長官,我長大後住哪裏?香港還有沒有足夠土地?」一位五歲小朋友居然能明白並懂發問並且關心香港二十年後的「足夠土地」問題,他果真是贏在起跑線,比同齡正熱衷於Frozen和Lego的孩子跑前最少一個光年。特首接觸的小朋友,果然非同凡響,非我等泛泛之輩所能碰到。
小朋友不應被人借來過橋,借來搭台。亂世之下,五歲小朋友的現在和將來,的確還有很多其他事令父母關心。這班小朋友,一年之後就升小學了。到他們讀小學的時候,他們或會被安排到內地的姊妹學校交流,另外校內的國情課節大概比現在更多,他們會被灌輸對一些事必須歌頌讚美甚至感動流淚卻不得質疑嗎?
到他們念中學,那時還有通識科嗎?即使有,將來的通識科會變成甚麼樣子?他們有獨立思考、免於恐懼的自由辯論空間嗎?
到他們入大學,應該會加入不同的學生組織,也會出版一些刊物。大學是思辨之地,當他們遊走於各種思想當中的時候,會不會失驚無神被將來的特首在施政報告中點名批評?若他們的思想未能緊跟指定路線,他們會被人放棄嗎?
以前很多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儲夠錢就買匯豐股票,長揸作為子女將來的教育基金。現在五歲小朋友將來大概也會有個匯豐銀行戶口,那又會不會無端端被視為甚麼外國勢力的甚麼端倪?更重要的是,他們長大後的香港,還有法治嗎?抑或已矮化為以法管治了?到時的制度是尊重公民並保障公民權利,或是以統治及穩定先行?
除了住屋,香港五歲小朋友的將來還有太多太多問號。而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在現任行政長官眼中,都毫無問題,甚至樂見其成。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