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升跌一成 入冷靜期須限價買賣 為時五分鐘

股份升跌一成 入冷靜期
須限價買賣 為時五分鐘

【本報訊】港交所(388)一口氣推出市場波動調節機制(俗稱冷靜期)及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俗稱U盤)的市場諮詢。當中「冷靜期」屬本港股票市場首推的措施,而U盤則是繼二零零九年被叫停後再捲土重來,預期兩項措施最快於明年第二季推出。
記者:吳永強 石永樂

港交所建議的市場波動調節機制與內地漲跌停板的機制不同,今次港交所建議在交易時段內,除午市及收市結束前最後十五分鐘外,監察證券及期貨的價格。若證券的成交價較五分鐘前成交價高於或低於一成,而期貨則為半成,就會觸發五分鐘的冷靜期。在冷靜期內,有關股份只可在五分鐘前的參考價格上下一成的限制範圍內買賣,冷靜期完結後將繼續自由買賣。

港交所推出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及收市競價交易時段的市場諮詢。圖為行政總裁李小加。資料圖片

涵蓋恒指國指成份股

舉例現時股價為九十元,五分鐘前為一百元,由於股份下跌幅度達一成,股份將會進入冷靜期,並只可於九十元至一百一十元間的距間進行交易。
港交所現時建議的調節機制,只會涵蓋恒指及國指成份股共八十一隻股份,及八隻以恒指及國指相關的期貨合約,而相關的衍生產品則不受影響。至於股價波動較大的細價股將不受影響。每隻股份或期貨在每個交易日內,早市及午市最多只可進入冷靜期各兩次,若超過限制,就算價格再出現大幅上落,亦不會再進入冷靜期。
港交所市場營運主管李國強指出,過去數年恒指及國指成份股的股價未見有特別大的波動,但由於利用程式買賣的交易越見普遍,為免令市場系統性風險增加,故建議引入機制。

胡孟青:防止「閃跌」

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今次認同港交所的做法。他表示只要冷靜期的時間不長及只在極度波動的情況下被啟動,調節機制亦是合理的做法。不過,Webb認為早市及午市開市頭五分鐘不應啟動調節機制,主要由於市場仍要因應在未開市期間出現的消息作出相應的回應。
獨立股評人胡孟青直言,兩項建議對市場都有正面影響,其中冷靜期可防止「閃跌」出現,她以早前比亞迪(1211)被斬倉做例子,「若果當時有五分鐘冷靜期,經紀可以去收吓料做反應,可以去check吓客戶嘅孖展額,再決定係咪需要跟住斬」。
不過,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現時未見港股有特別多的程序盤買賣,現階段引入機制未見有即時的幫助,反而為港股設下多一道限制。

【專家意見】

設冷靜期合理

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只要冷靜期的時間不長,以及只在極度波動的情況下被啟動,調節機制亦是合理的做法。」

David Webb

U盤防止造價

獨立股評人胡孟青:「新的U盤交易機制為價格設限,增加『有心人』造價的成本,有助機構投資者按收市價執行交易。」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