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津撥款通過 申請要等年半

低津撥款通過 申請要等年半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說了兩年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昨日終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預計二十多萬家庭受惠,即約七十多萬人,每年開支三十億元。但勞工及福利局表示需十五至十八個月才能完成行政準備工作,即貧困家庭最快要等至明年四月才能申請,議員認為不可接受,要求縮短準備時間。
黃毓民批評,梁振英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今年再提出,現立法會通過撥款,貧困市民仍要等一年半後才獲發津貼,梁振英明年又可再講一次,「唔好再賴反對派拉布,等到津貼嚟吊晒頸,扶乜嘢貧,做好事都冇人多謝你!」
陳婉嫻認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已經構思及討論了很長時間,至今仍要再等十五至十八個月是官僚制度僵化。梁耀忠建議當局吸取交津的經驗,低津申請表格應盡量簡化,以免變成擾民。
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回應稱,過去七個月已盡量偷步做了很多工作,但推行低津仍有大量行政工作,需租用辦事處,裝修辦事處,開發入息審查資訊系統,增聘五百三十名人手,這些工作在未通過撥款前都不能展開,他們會爭分奪秒去做。其間關愛基金正計劃發出一筆過非綜援學童書簿津貼及N無人士津貼。到低津正式啟動,一收到申請表,可追溯過去半年津貼,已經非常寬鬆。申請表格將簡化,只有幾頁紙。

社聯促每年一檢

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歡迎財委會通過低津撥款,「好多人都需要呢筆錢」。他認為,低津金額應跟現時的現金援助措施一樣,每年一檢,按物價通脹調整;實施一段時間後,也需檢討工時門檻。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也表歡迎,但批評前期籌備工作太長,「半年就合理,好多街坊等到頸都長,𠵱家收入根本趕唔上通脹」。她促日後檢討低津時,應讓一人家庭受惠,並調高入息限額和放寬工時限制,「因為好多做散工拎唔到」。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