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施政報告】
【本報訊】是生力軍?還是爭飯碗?施政報告提出調整「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的綜合計分制,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表示,當局現正研究制訂人才清單,以聚焦吸引人才,未有定下完成時間表。勞工組織批評,當局事前未有諮詢業界,一面強調要提高年輕人的社會流動性,一方面卻輸入外勞,堵塞晉升的階梯,做法不能接受。
記者:張嘉雯 謝明明
據報道,當局正擬定輸入人才清單,當中包括廚師、教師及社工等。保安局對該清單是否真確不置可否,黎棟國在記者會上回應時表示,人才清單的目的是列出本港欠缺的工種,更有效聚焦吸引人才。他指不少國家如英國、澳洲、新加坡等都設有類似清單。
黎棟國承認清單會影響各輸入人才計劃的審批,「例如優才計劃,如果申請者符合清單內所需嘅人才,就會獲得加分;一般就業政策,海外人才可以參考清單而來港搵工」。他舉例,於國際公認的知名學府畢業者,可獲額外三十分;具兩年國際工作經驗者亦可獲額外十五分。他指制訂人才清單工作複雜,暫無完成時間表。
黎又指,政府會放寬外來人才留港安排,減少他們申請延期居留的次數,年薪不少於二百萬元的頂尖人才,在港逗留兩年後續期,將一次過批六年居留。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批評當局制訂相關清單前未曾諮詢相關工會,「究竟嗰行係咪真係缺人?我哋就冇收過任何文件,特首一面話關心年輕人既社會流動性,一面又輸入外面嘅勞工,係堵塞咗年輕人向上流動、晉升嘅機會,倒行逆施」。
何韻詩:嫌港娛樂圈未夠赤化?
對於報道指,廚師等較基層的工種也被納入計劃中,蒙認為是當局企圖逃避監管的舉措,「之前我哋理解呢類工作應該係屬於補充勞工計劃,佢𠵱家咁做,係咪想暗渡陳倉,逃避監督,幫輸入勞工開一個後門呢?」
多個行業代表反應不一,其中歌手何韻詩在社交網站狠批有關建議,「輸入音樂人???!!!本地音樂人才你地(哋)從來無照顧過,香港年輕創作人出路已經夠少,仲輸入??定係嫌香港娛樂圈未夠赤化?」
景鴻環球集團董事長關景鴻則歡迎此安排,「以往優才成功率只有三成,如果有人才清單,申請人就可以根據清單而申請,增加獲批機會」。
林鄭月娥:單程證是勞動生力軍
特首梁振英昨在立法會答問會上表示,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本港要吸引更多人才,而非錢財。身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則在記者會上指,本港人口在未來二十年會急促老化,預計二○四一年每三人中有一人達六十五歲或以上,屆時七十五歲以上的人士會由現時人口中佔7.7%上升至18.9%。
她指出,單程證人口是本港人口增長主要來源,自回歸以來,有超過八十萬名內地人透過單程證來港定居,當中98%都是家庭團聚,年齡中位數是三十三歲,低於全港年齡中位數的四十三歲;近九成十五歲以上單程證人士都有中學或以上學歷,是本港勞動的生力軍。她指當局有措施協助新移民融入本港社會,不擔心調整單程證制度造成文化差異和矛盾。
部份業界人士回應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
「香港法律界冇人手短缺問題,每年1,500個畢業生,基本上PCLL學位都唔夠,我覺得唔需要再擴充。」
填詞人周博賢︰
「香港音樂人水平in general好過內地,優才要入去(內地)就真,內地咁大巿場發展,點解要落嚟香港?輸入農夫會唔會好啲?」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
「本港藥劑師暫時足夠,但長遠計,政府要推基層醫療就要多啲(藥劑師)人手。」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張志剛︰
「因應未來基建及各大工程項目,土木工程和機電工程師有不同程度短缺,(輸入外勞)唔會影響飯碗。」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
「好奇怪會擺社工落去囉,社工唔單止學位課程,如果一下子輸入社工,手持文憑、副學士既年輕人想晉升專業職位既機會就會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