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沙田吊腳公屋都賣到一萬蚊港幣一個平方呎時,居然有人說打工五六年儲足首期可上車。打的是甚麼工?上的又是甚麼車?美國車? 韓國車?事實上上車盤閒閒地超過300萬,貴過法拉利。一萬蚊一呎的公屋,萬五蚊一呎的居屋,跟打工五六年上車這兩種現象似乎存在於一個平行空間,兩者之間並無交叉點。而香港根本就是一個平行世界,有人活在真實人間,有人雙腳離地。
有人質疑打工五六年可以儲首期在香港買樓的工是甚麼工?難道做鴨?也太抬舉這份工的收入了!有些東西,即使你願意賣,也有人願意買,但價錢未必公道。一個不小心,進了亞視,陪同性老闆上牀、親嘴、揸下體、摸勻全身、發展關係……之後,不但儲不到錢上不了車(別說上不了美國車,很可能連上的士的錢都冇),還被人「用完即棄,衰過避孕套」。
做鴨,做的是體力與尊嚴同時出賣的辛苦工,收入與付出極難成正比。而旁人總以為他們收入豐厚,乃表面風光。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辛苦的工作不賺錢,賺錢的工作不辛苦。」像樹根叔叔那種工作,尸位素餐,甚麼也不用做,偶爾賣弄中文,熱爆高登,每個月高薪袋袋平安。毋須五年已可上車,香港樓和歐洲車同時上都無問題。
人比人,比死人,香港人,你唔恨得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