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建議】
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再次提出,研究在香港發展飛機租賃市場。有稅務專家指,飛機租賃業潛力大,且能令不同行業受惠,對政策表示支持。不過,現時本港稅制落後,難以吸引商人投資本地飛機租賃公司。
事實上,梁振英2013年初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經發會)後,旗下航運業工作小組多次「放風」,有意在港推動飛機租賃業務。兩年過去,仍然「只聞樓梯響」,未有推出實際鼓勵政策或稅務優惠。
業界:稅制不利發展
去年,長實(001)斥資逾一百五十億元拓展飛機租賃業,光大旗下中國飛機租賃(1848)亦在港上市,成為本港首隻飛機租賃概念股。不過,兩間公司的飛機註冊地皆不在香港,而是遍佈新加坡、愛爾蘭等,本港註冊的飛機租賃業仍留大片空白。
羅兵咸永道稅務合夥人曾惠賢解釋,本港稅制不利發展飛機租賃業,主要絆腳石為向租賃公司徵稅時,需按總租賃收入徵收,而非公司實際利潤。舉例說,租賃公司以一百元購入飛機,全期租金為一百二十元,本港稅項需以一百二十元計算,而非實收利潤20元。相反,其他地區如新加坡,除以20元計算應邀稅項外,實際利得稅率更較其他行業優惠。
羅兵咸永道指,預期中國航空業未來20年需要六千架新飛機,價值約七千八百億美元,其中大多數新飛機透過租賃形式收購。行業潛在的高回報,吸引來自中港以及其他地區的投資者近年大量注資。
曾惠賢相信,當局推出政策鼓勵行業發展的阻力不會太大。她續指,香港可參考新加坡做法,先改變稅收方式。國泰(293)指,支持政府研究推動本港航空融資業務,豐富香港作為國際航空和金融中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