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注資創投基金業界促政府助科研成果變商品

50億注資創投基金
業界促政府助科研成果變商品

【本報訊】施政報告有關經濟發展政策,大部份都熟口熟面,當中較有新意是提出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50億元,業界表示歡迎,同時提出基金審批項目方向,應以具市場效益為主導,要協助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才算達致最終目標。
記者:周燕芬 石永樂 倪敏慧

政府消息人士稱,該基金自1997年推出至今,已資助89億元給予企業進行科研,涉及四千二百個項目;現在只餘下2億元,需要再作注資。於2013年本港的科研支出為一百五十六億元,只佔本港生產總值(GDP)的0.7%,中國則達2%,以色列達4%以上。

宣傳產品較研發費時

曾獲基金撥款50萬元的中國光電科技,其首席科技官龐敏熙指出,公司只用了一年時間完成LED驅動器的研發,卻用近2年時間來推廣宣傳新產品,至今成效未見顯著,「香港市場太細,要到海外市場推廣,用於宣傳推廣費用及時間,仲多過用於研發上!」他希望政府現有的市場拓展基金資助範圍,能擴展至展覽以外的推廣活動。
另一位曾獲基金撥款的大學科研人員建議,基金宜對已經審批的科研項目進行檢討,看最終能否於市場應用及取得業務收入,來衡量其成功與否,以市場導向來決定基金未來的投放和分配方向。
他亦認為將科研產品轉化為商業應用產品仍存在問題,建議給予大學科研人員時間推動產品商業化,並容許取得商品銷售收入分成,以刺激參與人員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落實至商業應用。

議員促引入外國創投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則批評,政府無為香港創新科技定下實際、明確的目標,他認為物聯網、流動技術、機械人及生物科技等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又建議政府推動投資基金去投資本地創新公司,並引入外國創投基金;及給予本地企業以研發開支作扣稅。
廠商會則建議基金可考慮更多採用「等額出資」或特殊津貼形式,直接津貼企業的科研活動。該會又希望加快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強化政府的引導和支援角色,帶動業界提升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為本地新興產業發展開啟新契機。

另外,施政報告亦建議成立3億元的「青年發展基金」助年輕人創業。GoGoVan合夥創辦人Steven Lam關注會否有好多條款,例如以往「一定要你做科研,咁我做得科研即係我有錢啦,有錢仲使咩問你拎呢?呢啲通常都俾大公司拓展業務時拎咗」。
Steven Lam建議設立一個專門機構,提供軟件協助,「好似新加坡咁,佢哋係有專門機構去解答創業家問題,好似幫一啲的士App,研究合唔合法,點樣先生存到。」

GoGoVan創辦人Steven Lam建議政府為年輕創業者提供軟件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