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振彬說,大學生畢業便排隊申請公屋,是「放棄自己」,並以自己做例子,「出嚟做嘢五六年就儲到首期」,勸喻年青人,應該自食其力買私樓。
其後陳主席澄清「放棄論」,只是引述網上意見矣。
這招卸膊大法,羅范之前也用過。當日羅范說「怕年青人多過怕共產黨」的言論,事後補鑊說是引述朋友意見,其實大家都明白,「我個朋友」其實是誰。
「放棄論」最矛盾的地方是:如果一個月入萬元的年青人想住私樓上車,社會嘲笑他們心急不切實際,無人一出社會便一定有層樓;好了,年青人「睇餸食飯」,量力而為,不奢求上私樓而只求住公屋,社會又嘲笑這批人無鬥心不求上進「放棄自己」。請問你想年青人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陳振彬主席說自己工作五六年便可以買樓,但翻看陳主席的履歷,16歲做製衣廠,20歲開辦自己的製衣作坊,他所謂工作五六年便俾到首期,應該是做生意五六年吧?他代表的可能是「青年才俊事務委員會」才對。
以今期居屋價錢計算,入門費300萬,首期3成90萬。大學畢業生月入中位數2.5萬元,但很多大學畢業生起薪點一般只有萬多元。
90萬儲六年,每月儲1萬2千5百元,還要樓價六年不要調高;究竟幾多人可以每月儲1萬2千5百元?若要把人工一半儲下,住公屋節省開支,幾乎是唯一答案。
但陳主席又指這批人放棄了自己,主席,你想點?
網上笑話「教你月入8千買林寶堅尼」。那個笑話的儲錢方法如下:月入8千,死慳死抵不吃不喝,一年下來終於儲到7萬元,然後,問爸爸借675萬,便可以買到林寶堅尼。或許主席的意思是,青年人儲五六年錢,然後問阿爸借錢,便能供首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