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指李嘉誠撤資 影響中國不大

官媒指李嘉誠撤資 影響中國不大

【本報訊】「超人」李嘉誠去年曾表示無意為長和系遷冊,但上周五突然宣佈重組合併,變相遷冊。李嘉誠於記者會上多次被追問遷冊原因,他強調「反口」純粹因為「做生意方便」,與撤資無關。
不過內地官方媒體《環球時報》昨日發表社評,指長和系遷冊是想為家族資產重新佈局,李嘉誠雖然曾為中國改革開放作出貢獻,但「未必就有能力和雄心做未來的風向標」。
長實(001)與和黃(013)宣佈重組合併作變相遷冊,新成立的兩間公司長和及長地將會改傳統離岸金融中心開曼群島作註冊地點。事件再次引起市場對李嘉誠打算從香港撤資的揣測,《環球時報》以題為「李嘉誠『撤資』 內地人受驚就太慫了」(慫為內地口語,意指窩囊、懦弱)社評,暗指長和系遷冊一事對內地經濟影響不大,毋須感到驚訝。

暗指其影響力大不如前

《環球時報》指,近日不斷傳出李嘉誠撤資香港及內地的消息,內地更有「這有可能預示人民幣資產將大幅貶值」的說法,更指「有人認為」他正通過投資舉動「『唱衰中國』,也在『唱衰香港』」。文中指出,李嘉誠創造了他那一代的投資奇蹟,但對於正在改變的中國,馬雲或雷軍等這一代人,比起李嘉誠更容易跟上步伐及冒險。
該篇社評又指,對於李嘉誠「撤資」的傳聞,或者為市場帶來某種警惕,但現今中國的經濟規模太大,李嘉誠的投資亦顯得「微不足道」。又指近年一直有不少針對中國經濟和政治發展的悲觀預言,但都輸給了中國真正的時勢。
另外,評論文尾段又形容,馬雲、王健林及雷軍等中國商人已經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營商之路,指應為李嘉誠過去對內地的貢獻致以尊敬,但他「未必有力量和雄心做未來的風向標」,有意暗示其影響力或已不如以往,亦不足以帶領中國經濟發展。
文章更指「中國如果繼續往前走,必須出一批、而不是一兩個超越李嘉誠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