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今年的施政報告其實應該只有以下幾個字:「我引咎辭職!」
這可不是故作驚人或刻意跟他抬槓,而是從正常的政治倫理得出的結論。一個地方的執政者上台才不過兩年多,就把這地方的核心價值、制度優勢破壞無遺,令法治、自由、個人權利都受到重大衝擊,還把社會推向嚴重撕裂,嚴重損害這個地方的長期穩定。像這樣戕害自己地方的執政者除了引咎下台之外還有甚麼出路呢?
事實上各項民調都顯示,反對689任特首的人遠比支持的多。以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最新民調顯示,支持689的人只有23%,反對的則有62%,民望淨值是負39%。一個特首居然有六成人反對他擔任這個職位,他怎麼好意思還留下來呢?
政改是689的憲制責任。也是他任內的重要政治任務,因為北京年前已承諾普選時間表,他有責任、有需要好好完成。可是在689明搞政改實則破壞下,政改討論從一開始就沒有營造良好氣氛,也沒有朝收窄分歧的方向出發,反而是一再設限,一再落閘,把社會推向分化,把不同意見市民推向各走極端。
最令人不齒的是,689寫的政改報告導致人大常委會定出831落閘方案,令透過溝通對話推動政改之路完全斷絕,最終激發了波瀾壯闊的「雨傘運動」。幾十萬市民學生在金鐘、旺角、銅鑼灣最繁忙的路段建立了三個佔領區,進行了長達79天的公民抗命,令香港出現回歸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令香港成了國際社會焦點。推動政改落實雙普選本來是為了打破香港政治僵局,建立開放及穩定的政治秩序。可在689手上,政改反而加劇矛盾,引爆巨大政治危機,把社會弄得人仰馬翻,傷痕處處。像這樣無能又刻毒的官員,像這種把好事、契機變危機的人,怎麼能不追究他的政治責任、怎麼能讓他留下來呢?
更可怕、更無恥的是,689不但沒有因為自己的重大過失引咎辭職,反而利用他這份所謂施政報告向「雨傘運動」及作為運動主力的學生來個秋後算賬,語帶威嚇的扣他們帽子,指學生刊物推銷「港獨」思想,想把香港帶向危險境地,又指「雨傘運動」中「香港問題香港解決」的口號違憲及挑戰人大常委會權威。689還陰惻惻的說甚麼要警惕這類看法。
我們不知道689的所謂警惕是警告還是想大學或其他機構做些甚麼審查,只知道利用學生組織刊登的某一篇稿件或某一個專題大做文章,在施政報告內大加鞭韃既是要抹黑學生,激化學生、市民跟內地的矛盾,更是要轉移視線掩飾他破壞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惡行。
香港受政府資助的大專院校有八家,私立大學及大專院校也有數家,每家都有自己的學生組織及刊物,出版的文章多種多樣,專題數之不盡,有經濟、政治、社會、時事,也有文化、藝術、設計、生活品味。689千選萬選只挑了極少數討論港人身份、香港自決的文章、文集加以批判,這樣的手法跟內地搞思想鬥爭政治運動的做法毫無分別,他不是在搞針對、搞秋後算賬嗎?
而且,學術討論沒有禁區,也不應有禁區,大學生就是要解放思想,敢於接觸討論不同觀點。一旦討論到香港憲制地位,必然觸及香港能否獨立、為何不能獨立等問題,必然談到香港的特殊憲制地位問題,這有甚麼大不了呢?要是學生討論香港憲制居然連獨立的可能性也不談,只能說是眼界太淺窄或思想上練習了「葵花寶典」──自我閹割了。
至於「香港問題香港解決」更是合情合理,絕沒有甚麼離經叛道的意味。從當初提出「一國兩制」開始,不管中方還是英方都同意香港保持高度自治,除了國防、外交以外其他事務可以自行處理。既然其他事務特別是內部事務可以自行處理,那香港問題包括政治問題自然該由香港解決。難道市民、學生該說「香港問題北京解決」或是「香港問題聯合國解決」?實在荒謬之極。
顯而易見,689特意在施政報告一開首就誇大所謂「港獨」傾向只是為了令學生、市民跟北京的矛盾激化,只是為了讓中聯辦及內地官員插手香港事務變得更名正言順,更肆無忌憚。市民真正要警惕的不是學生,而是689出賣港人及破壞高度自治的言行!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