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日益嚴重的社會和環境污染問題,終累及旅遊業。官方背景中國旅遊輿情智庫近日發佈中國旅遊國際輿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由於環境污染、貧富差距、腐敗、治安等因素,累中國國家形象下滑,導致近年內地入境遊人數持續下降。
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前日起一連兩日在江西南昌舉行,由《中國旅遊報》社和中國社科院聯合創建的中國旅遊輿情智庫,在會上首次發佈中國旅遊國際輿情2014年度調查報告。該調查從去年8月至12月進行,涵蓋23個國家地區2萬3千個調查對象,覆蓋中國入境遊90%客源市場,採取在線調查和面訪形式,並依托擁有60多年歷史的國際調查聯盟,有相當權威性。
2011年後走下坡
結果顯示,世界旅遊市場不斷擴大背景下,中國入境遊人數近年卻持續下降。國家旅遊局數字顯示,1978年改革開放到2008年,30年來內地入境遊呈井噴式爆發;2008年後增速減慢,2011年開始走下坡,尤其是外國人減少明顯。2013年共有2千629萬外國遊客,比2012年減3%;2014年1至9月入境外國人得1千921萬,與2013年同期比較減0.77%。
報告直言,環境污染、貧富差距、官場腐敗及社會治安差等,導致國家形象下滑,是近年入境遊人數持續下降首要因素。報告認為,旅遊軟環境改善一時難見成效,入境遊下滑趨勢若干年內難以遏制,當前發展中國入境遊的重要舉措,應以強化和創新對外傳播,提升來華遊便利程度,作為重中之重。
調查還顯示,未來三年海外人士去中國旅遊意願較低,有意者只佔感興趣者三分之一,即「興趣大、意願低」。
旅客更愛遊日
其中台灣、香港、馬來西亞、韓國和越南等周邊國家地區興趣較高,英美和澳洲等西方國家民眾未來三年有意去中國旅遊的比例,只佔有興趣的十分之一左右。到日本旅遊的意願者明顯高於想到中國者。
這是官方背景機構首次承認國家形象不佳令旅遊業受累。中國旅遊研究院去年曾發佈入境遊報告,認為嚴重的霧霾成為妨礙海外人士去中國旅遊的主要因素;內地治安也是大問題,近年曾發生歐美遊客在北京等著名景點被「瘋子」無端殺害的慘劇;官場腐敗、社會貧富差距等,嚴重影響遊客對中國的觀感。
新浪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