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立法規管進口熟肉 因麥當勞用上海福喜過期雞腿引發

研究立法規管進口熟肉 
因麥當勞用上海福喜過期雞腿引發

【2015施政報告 食安醫療】
【本報訊】麥當勞去年從上海福喜進口逾百噸過期熟雞腿事件,觸發政府提出就是否立法規管進口熟肉,今年內諮詢公眾。消息人士表示,涉及研究範圍的食物種類繁多,如已煮熟禽肉、罐頭腸仔、牛肉乾及臘腸等熟肉製成品;政府會研究是否需進口商領牌及提供衞生證明,及外遊市民可否帶熟肉返港等。有飲食業人士指,不少大型食肆在內地設工場製熟肉運返港,擔憂規管會增加成本,最終要轉嫁消費者。
記者:陳沛冰 伍雅謙 陳凱迎

現時生肉進口商必須領牌,每批供港生肉需附有進口許可證,及出口國簽發的有效衞生證明書。但進口熟肉則沒有規管。去年麥當勞進口上海福喜過期熟雞腿,食物安全中心難以追查,揭示監管熟肉漏洞。

小量手信或獲豁免

消息人士表示,麥當勞事件觸發政府研究是否需要規管進口熟肉,今年年中諮詢公眾。熟肉在食物鏈中種類繁多,如已煮熟的雞、鴨、鵝;含有熟肉的製成品及半製成品,如罐頭腸仔、牛肉乾及臘腸,也屬研究規管範圍。規管甚麼進口途徑也需研究,如進口商是否需領牌、進口熟肉是否需附有產地來源衞生證明、市民外遊返港可否帶熟肉,如從深圳帶熟雞返港,「規管範圍幾闊幾窄,規管模式都要諮詢」。
消息人士指,研究過程中政府主要從食物安全角度出發,也會平衡政策是否擾民,如研究進口小量熟肉或市民外遊帶小量熟肉手信返港,是否可獲豁免。政府會研究規管會否令食物價格或飲食業界成本上升。現時外地規管進口熟肉較寬鬆,政府會參考其他地方做法。

恐成本轉嫁消費者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本港不少大型飲食集團在內地設工場,製造熟肉等食品運返港,如已熟雞扒、滷水雞鵝、臘味及中式點心等;不少業界會從東南亞及歐洲進口熟肉,要規管非常複雜。
黃又指,有關規管會增加經營成本,對營商造成不便,擔心最終是羊毛出自羊身上,需轉嫁消費者。一般熟肉食用安全風險較生肉低,政府不應因個別的麥當勞福喜事件,影響整個飲食業界。他指,現時甚少海外國家規管熟肉進口,質疑規管成效,如海關及食安中心是否有能力監管。
台灣皇上皇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先生表示,該店有從台灣進口肉乾等熟肉製成品,原則上贊成政府規管,可增加市民信心。但他質疑規管效用,「如果有問題嘅話,有衞生證明都會有問題」。現時不少台灣廠商會附上食品化驗報告,證明符合本港法例標準。他認為政府加強抽驗會更有效。
麥當勞表示,支持政府作出任何對業界及公眾有益的安排。稻香飲食集團表示,若日後政府相關法例有任何修訂,會配合法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