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激烈】
包銷新股上市是一家投行的主要收入,去年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宗數創歷年新高,但其實真正大型的新股不多,影響投行的佣金收入,展望今年,會計師行安永、畢馬威都指香港今年難以挑戰紐約交易所集資龍頭地位,甚至可能三甲不保,投行生意更艱難。
A股IPO市場重啟遇挑戰
資深投行人士溫天納表示,展望今年的新股市場,估計表面仍維持蓬勃的發展,但實情是投行的競爭越來越難做,另一業界人士表示,以內地企業為例,質素優良的公司大部份都已來港上市,未上市的,即使集資規模夠大,質素亦相對參差,投行事前的功夫肯定比以前花得多,「𠵱家啲銀行家,最少都兩個星期飛一次,生意難傾咗,盡職審查亦難做咗,樣樣都係錢」。他表示,大型新股多數被幾家大行負責,其他都不是「好東西」。
另外,2014年A股IPO市場重新開放,對香港新股上市無可避免面臨內地的挑戰,但亦有指內地現有超過六百間公司排隊上市,以目前速度至少要3至4年才可處理完畢,因此短期對香港的新股市場未必有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