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廢電器責任計劃上馬

生產廢電器責任計劃上馬

【本報訊】施政報告環保政策多屬上年施政報告曾提出的舊招,包括回收基金、社區環保站項目改名「綠在區區」。倡議多年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將於今年稍後提交立法建議,消息人士指立法和興建電子產品回收廠需時,估計最少要兩年。今年繼續擴大玻璃樽回收網絡,為落實飲品玻璃樽生產者責任計劃作準備。

多延續既有項目

去年施政報告推出百億元更換柴油車,被視為改善空氣質素的重大措施,今年政府僅擬立法規定本地使用的非路面流動機械,包括發電機和挖泥機符合法定廢氣排放標準。
施政報告其他環保政策多屬延續既有項目,例如投放1.5億延長清潔生產夥伴計劃,鼓勵廣東的港資廠商採用清潔生產技術、未來五年政府建築物再慳電5%。
綠色和平批評政府節能目標比很多私人機構更低,促政府將節能目標訂至每年提高2%,盡快制訂具體綠色建築發展策略及行動計劃。綠色和平指政府計劃在未來10年興建48萬公私營住宅單位,若屋宇全數達到綠色建築「BEAM Plus」銀級或以上的評級要求,每年可為香港節省逾四億度電。
此外施政報告重申,政府根據既定原則及準則,評估不包括土地是否納入郊野公園。但消息人士透露,未來不包括土地處理方法會參考大浪西灣模式,與村民商討雙贏方案。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