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葡萄酒與威士忌,不少本地酒徒也開始投進清酒懷抱。不過,市民普遍對清酒認識不太深,本地獲日本認證的清酒師也只有十餘人,有女清酒師指出,坊間清酒班漸多,因清酒味道有客觀標準,只需具備基礎知識,一般人也能輕易揀出心水靚酒。
清酒師盧靜文(Jamie)表示,清酒師資格需透過日本酒侍酒研究會(SSI)考取,內容包括食品及酒類知識、清酒的味道分別、釀造過程及推廣建議。以往只能用日文考試,並要飛往東京兩日一夜應考,導致本地獲資格者極少。去年日本開放可用英文應試,試卷以網上或郵寄方式遞交,應考者才陸續增加。
大吟釀最高級
她說,參與清酒班人數增加,每月最少主持兩場清酒班,「有95%人都有飲開清酒,但唔知點品嚐」。要懂得品清酒其實不難,清酒一般分為四大級別,大吟釀、吟釀、純米及本釀造,大吟釀即為該酒廠最高級品級的清酒。
Jamie指揀清酒應重米質及水源,種米名縣有新潟縣、秋田縣及山形縣,較為港人熟悉的米種則有五百萬石、山田錦及美山錦,米香濃郁悠長。「酒廠位於雪山或優質水源旁邊,飲落去係唔同啲」,若怕日本輻射影響水質,可選遠離海邊的酒廠,如富士山的山梨縣、或長野縣等。
清酒樽身一般都會標明「日本酒度」及「酸度」。「日本酒度」代表酒的辣度,「+」正數越高,代表辣度越高,「+5」已屬偏辣,「-」負數則表示偏甜;「酸度」則指濃淡度,酸度越高,酒質越厚及黏口,有如紅酒的Full Body(厚身),反之則越見清爽。
她指日本人會根據清酒配搭食物,如偏辣的清酒適合濃味食品如串燒及粵菜,減低食物油膩感;進食辣味菜式如四川菜,則會配搭較甜味的清酒,平衡味道;而酸度低、有爽口感的清酒就適合夏天飲用。喝不完的清酒,可放入雪櫃存放二、三周,味道也不會有明顯變味。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