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現短肢領航鯨中港碼頭游弋

港首現短肢領航鯨
中港碼頭游弋

【本報訊】一條約3米長的短肢領航鯨,昨晨被發現獨自在維港海面游弋,途人見狀用手機拍下「奇景」,鯨魚一度游近岸邊,其後游離海港失去蹤影。本港首次發現短肢領航鯨,海洋公園專家估計,該鯨魚或與同伴失散而游至維港,由於牠可透過聲音與同伴溝通,相信牠最終可返回族群。
記者:張培生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工作人員確認,該條鯨魚為短肢領航鯨。 讀者提供圖片

昨晨11時許,讀者吳先生駕車前往尖沙嘴海運大廈,途經中港碼頭對開時,發現海面出現一團黑色物件,他在岸邊細察後,赫見在海面游弋的疑是一條鯨魚,於是立刻用手機拍下,該條長約3米的鯨魚一度游近岸邊,時而游上水面,時而轉身暢游,另一名外籍女子Philippa Halton亦拍到該鯨魚的暢游影片。

有讀者拍得尖沙嘴中港碼頭對開海面有一條鯨魚出沒。 讀者提供圖片

長約3米 外表黝黑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接獲報告後,外籍總館長魏偉寶聯同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多名成員,下午3時趕到現場查看,但該鯨魚已失去蹤影,眾人與鯨魚緣慳一面,事後留在岸邊監察。漁護署亦接報派員到場視察,但亦沒有發現鯨魚蹤影,事後將事件通報警方,水警輪奉召到場在附近海域巡邏協助尋找鯨魚下落,可惜最後仍沒有發現。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工作人員其後透過Philippa Halton拍攝的相片及影片,確認該條3米長鯨魚是短肢領航鯨,相信是年幼鯨魚,由於短肢領航鯨屬於群體生活的海洋生物,通常有15至50多條鯨魚一起出沒,估計今次獨自現身維港的小鯨魚可能與同伴失散,致迷路離群而游至上址。
海洋公園發言人補充,初生的短肢領航鯨長約1.4米至1.9米,重約60公斤,成年鯨魚身長約4.1米至5.3米,重量達4噸。短肢領航鯨外表黝黑,頭部圓大呈球狀,胸鰭修長且呈鐮刀狀,長在接近頭部的位置,而背鰭基部則相當寬闊,末端圓鈍。
這次是本港海域首次發現短肢領航鯨蹤影,由於牠們大多生活在約300至500米深的海底,故此本港以往並沒有發現短肢領航鯨的相關報告或紀錄。
短肢領航鯨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及暖溫帶水域,例如太平洋、印度洋,故香港亦有機會發現牠們的蹤影。海洋公園發言人又稱,由於短肢領航鯨可透過聲音與同伴溝通,相信該條小鯨魚最終可以找回同伴,情況未致太悲觀。根據資料,短肢領航鯨喜歡吃魚類、烏賊及八爪魚,由於牠們喜愛靠近船隻並在船隻的前方游走,故名「領航鯨」。

短肢領航鯨頭部圓大呈球狀,胸鰭修長,背鰭基部寬闊。資料圖片

短肢領航鯨簡介

科屬:
鯨目(Cetacea)海豚科(Delphinidae)
分佈:
各大洋之熱帶、亞熱帶與暖溫帶水域
長度:
成年約4.1米至5.3米,初生約1.4米至1.9米
重量:
最重4噸,出生時約60公斤
外型:
全身黑色,額頭圓形突出,鰭部呈鐮刀狀
食物:
魚類及烏賊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