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去年11月宣佈減息「放水」,被視為是刺激經濟之舉;但內地昨日公佈12月份的出口數據,卻出乎市場意料地好,按年增9.7%,不但較11月有顯著改善,更高於市場原本預計的增長6.8%。分析指中國對歐洲和依賴商品資源國家的出口仍存隱憂。
記者:周燕芬
中國海關昨日公佈,中國12月出口同比增長9.7%,進口同比下降2.4%,分別優於市場預估增長6.8%和下降7.4%,當月貿易順差496.13億美元。如計及2014年全年,中國出口增長6.1%,進口僅增長0.4%,整體而言仍未實現中央年初預期、全年貿易增長7.5%的目標。這也是中國第三年貿易增長未實現目標,顯示出國內外需求仍然疲軟的景況。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如以不同國家來看,12月內地對美出口按年由2.6%回升至9.9%,認為是由於新一輪美國消費周期啟動,故對中國出口利好。另一個出口表現超預期的主因,是12月內地對新興地區出口增長強勁,特別是對東盟,同比增長18.7%。不過,由於油價下滑,故對俄羅斯及巴西的出口,繼續呈負增長。
展望今年,諸建芳認為中國對美國及東盟出口復蘇的態勢,在未來可持續,而對歐洲和依賴資源國家出口仍可能面臨一定壓力。
與PMI定單數據背馳堪憂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則稱,12月出口好於預期,從表面上看是反映經濟有企穩迹象,但出口增長加速,這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新出口定單持續下滑的走勢相背離,也與近期新興市場風險上升的勢頭有偏差,故相信將難持續。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莊成鑫表示,受惠於12月交付聖誕及春季產品,加上出口市場經濟復蘇,故12月出口表現優於預期,料今年由於美國市場預期持續改善,中國出口增長會較2014年會加速約3個百分點。
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也預計,今年中國外貿總體增速將高於去年,原因是美國經濟正穩固復蘇,新興市場經濟平穩增長,國家出台支援外貿措施等因素支持。至於2014年外貿表現未能達標,鄭耀聲就分析,除了2013年基數偏高外,中國製造業低成本優勢不斷削弱,發達國家對內地製造業的投資下降,抑制了進出口,還有商品價格快速下滑,亦拉低了進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