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七月一日前 世界多一秒

踏入七月一日前 世界多一秒

【本報訊】2012年7月1日至今,地球自轉慢了1秒,香港天文台昨表示,會跟隨世界協調,在今年7月1日增加一閏秒,本港標準時間屆時自動加1秒,政府部門、機場管理局、鐵路等大眾運輸工具等時鐘亦會自動跟隨標準時間調整。電腦不會出現死機情況,巿民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巴黎國際地球自轉學會昨表示,科學家會在今年世界協調時6月30日午夜,將原子鐘額外增加一秒,即是在當晚11時59分59秒之後,停留多一秒鐘,才踏入7月1日。天文台科學主任許大偉表示,本港標準時間為協調世界時加八小時,屆時會7月1日上午7時59分59秒和8時零分零秒之間,加上一閏秒。

每隔數年需引進閏秒

天文台指,協調世界時是以原子鐘內的原子振動頻率為依據的時間標準,是十分穩定及均勻的時標;而地球自轉的天文時標是另一常用時標。但受大氣運動及其他地球物理現象影響,地球自轉速度並不平均,逐漸減慢,因此每隔數年便有需要引進閏秒,令天文時標跟協調世界時之間的差距保持少於0.9秒。
許大偉說,協調世界時自1972年獲採納以來,連今次總共加了26次,對上一次調整時間是2012年7月1日。新增一閏秒對巿民日常生活沒有影響,若地球自轉慢了日積月累沒加閏秒,「43年累積下來誤差咗26秒,跟錶睇日出就會錯」。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僑表示,增加一閏秒跟2000年千年蟲不同,電腦系統及手機經互聯網自動更新時間,「唔會出現死機」。
內地傳媒引述南京大學天文學系教授蕭耐園表示,出現「閏秒」是地球自轉放慢,有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受季節性氣流和海流影響,春季會慢一些、秋季快一些;太陽和月亮的潮汐力,消耗地球自轉的動能,令轉動變慢,估計100年後,地球每天要增加1.8毫秒。國家授時中心負責運行的中國時間基準系統,將通過軟件自動完成閏秒調整,全國所有接收國家授時中心發播的標準時間訊號、標準時碼訊息的精密時間用戶,都自動完成調整。
■記者蔡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