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片的拳拳到肉、鬼片的環迴立體吼叫、蜻蜓猶在耳邊拍翼,其實這一切都是「造假」的!曾參與《激戰》、《葉問:終極一戰》和不少獨立影片的後期製作,電影音效師公開當中的造聲祕訣,亦分享他與聲音結緣的歷程。
記者:蘇汝卿 攝影:馮就康
「除了拍攝時的現場收音,後期加工的聲音,都是音效設計師憑空想像出來的。」現時為自由人的音效師王鎮海(海狗)表示,音效對電影十分重要。「一來現場多雜音,不能直接使用;二來實際環境不能提供一些特定效果,所以必須要倚賴後期製作。」
海狗最愛製作鬼片,因為靠聲音渲染氣氛的發揮空間很大,他會細心留意畫面的各種素材,例如典型木地板、門窗、樹葉等等,配上特製的恐怖聲音。而他最深刻的是參與製作電影《重生》,以辣椒塞陰道墮胎的一幕。海狗直言作為男性第一次看到此情境,也深感其痛楚。於是他嘗試投入角色,不斷構思這樣「重口味」情節,究竟應該有怎樣的音效?「最後用了雞蛋、蕃茄和橙皮的榨汁聲,因為比辣椒juicy和刺激得多。」
除了恐怖電影,海狗表示動畫也是音效師的天堂,因為真正從「無」到「有」,發揮空間更大。「想像蜥蝪在地下道行走的聲音,飛甴曱可加轟炸機的聲效增加氣勢。」海狗經常做各種聲效實驗,無論是自然界的蜻蜓蜥蝪、機械人轉臂都可在這少於二百呎的工作室包辦。他表示執行不難,想像用甚麼物件、物料才最具挑戰。
從少學習音樂,中學參與舞台劇音效製作,海狗自小習慣了留意身邊的聲音,耳朵會自動把聲音分類到相應的畫面,名副其實是個「音癡」。而他看港產片時,亦經常職業病發作:「有些音效我自己是認得的,因為大家都愛方便,於同樣的資料庫中選取音效。」雖然音效好壞十分主觀,但一個細微的聲音,已可激活電影。為了捕捉既自然又富性格的聲音,海狗每次都會盡量回到相關場境錄音。他最希望電影人重視音效製作:「如果可以坐下討論,那片段的聲音可以怎樣做,會感覺他是一個懂尊重聲音設計師的製作人。」
這個音癡為了工作,常常拿著錄音機四處逛,工餘時間也以聲音紀錄香港,甚至每月一半薪水都拿去添置音效設備,他直言十分喜歡這份工作。「因為聲音製作是幕後的一個角色,跟我的性格有點相似。」而這種低調的性格,或多或少反映於近年他參與社運的態度。
每次有大型社會運動,大家都聚焦在最激烈的衝突畫面,現場不少細節和矛盾經常被忽略。海狗每次都會拿著錄音機走到當中,錄下聲音,填充社運的暗角。雨傘革命清場後,他錄下金鐘餘音,究竟會聽到甚麼祕密?請留意下集動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