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父母教記賬 學儲蓄

名人父母教記賬 學儲蓄

【教子心得】
對於入5百元搭巴士的小六生每星期有8百元零用錢,四年前曾帶兩子去執紙皮變賣,又到深水埗天光墟擺檔的親子理財專家李錦指小童一周8百元零用錢太多,他提出三項小童理財心得:包括訂立儲蓄目標、應使則使及記賬,養成良好理財習慣。李錦表示,向下一代灌輸正確理財觀念較讀名校及搵好工更重要,「10公斤紙皮賣得10蚊,畀小朋友知道每分錢來得不易,長大後懂得珍惜分毫」。他現時給兩名14歲及17歲兒子每周1百元零用錢,鼓勵他們儲錢。
獨立股評人胡孟青亦指每周8百元零用錢太多,她指會教讀小三的8歲兒子記賬,寫下花費金額,因兒子在學校午飯,自己又駕車接上學,只給他身上維持有20元以防突發事故。
育有兩名子女的教協會長馮偉華另有見解,他指現時八達通及電子貨幣流行,學童沒有實際用錢的觀念,用錢只是嘟一嘟,因為八達通用完又可以自動增值(或父母替他們增值),令小童用錢容易無節制力,「對佢哋嚟講4.9元同5百元係冇分別。」

范國威

范國威女兒買文具扣錢

經濟學家關焯照指會從小教導兒子慾望無限,金錢有限的道理,如一家人外出會要兒子列舉交通費用,「搭的士過海要1百蚊,地鐵加埋30、40蚊,搭地鐵損失時間,但花費最少,等小朋友明白唔可以使錢使過龍」。立法會議員范國威稱,過往每日只給女兒不足10元坐車及買零食,女兒今年升中一因要在外吃午飯而加至每日40元,至於文具等則由利是錢扣除。
■記者彭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