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不做香港雞 自給有冇計?

來生不做香港雞 自給有冇計?

本地活雞恢復供應第三日。早前一批染上高致病性H7禽流感的活雞由內地運到香港,再次喚起港人對入口內地活雞的關注。有人提出本港活雞自給自足,究竟是否可行?

現時香港有多少活雞供應?
政府於2008年更推出活家禽業退回牌照計劃,令一半雞場、批發商及零售商交回牌照,再限制本地雞場及養雞數目,本港活雞數量便由每日約10萬隻下跌至現時每日只有15,000隻,佔總活雞供應約三分二。

業界和市民如何看活雞自給?
「嘉美雞」董事鄭展強:香港有條件做到活雞自給自足,但現時最主要亦是政府的取態,現時政府設有不少規限,包括雞農養雞數目及發牌數目等,「政府究竟係想扶助農業、定係扼殺整個業界嘅生存空間呢?」
香港活家禽批發商會會長徐名團:自給自足提議「激動咗」,若禁止內地活雞輸港,雞價進一步上升,「對消費者嚟講一定唔係好事」。
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大聯盟發言人張貴財:政府多發11個雞場牌照,每日便可增加約7,000隻本地活雞提供量,足夠本地活雞自給自足。

打鼓嶺分流站擾攘多時,為甚麼?
打 鼓嶺檢查站本來是專為本地活雞而設的。根據政府去年發現雞隻帶有禽流感後所訂的應對措施,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若關閉,本港活雞會被分流至打鼓嶺檢查站 「出雞」,但衞生及交通等問題,令打鼓嶺居民不滿。討論延伸至有雞農不滿政府未能分隔本地和內地活雞,致發現禽流感時要本地雞「陪葬」。

現時活雞檢驗和分流措施有甚麼問題?
內 地活雞到港抽驗後,並未有檢驗結果便送到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準備分發,當雞隻驗出有問題時,才將市場內所有活雞銷毀,張貴財認為香港政府「把關方面太 過兒戲」,做法有問題。加上這次曾於內地接受檢驗的活雞在本港驗出帶有禽流感病毒,政府亦宜設法改善檢驗程序,以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那麼限制內地活雞供港,是否可以大大減低禽流感傳入?
身為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唔能夠講唔入大陸雞就無風險」,因禽流感的傳播方式包括候鳥等媒介。但根據2010起的數據,感染禽流感的活雞皆由內地輸入,故禁止內地活雞入口,理論上或可減低禽流感傳入的風險。

為甚麼要支持本地農業?
研究香港活雞業生態的黃宇軒博士:提高農業自給率,是世界上不少重要城市希望達到的目標,但要達成目標必須依靠強而有力的政府,對此作5至10年的長遠規劃,而非一時三刻可作判斷。
本 地農場除了信譽較好,運輸碳排也較少。大型貨車運送1公噸糧食1公里,便會排放63克二氧化碳。內地28間供港活雞註冊場中,有8間來自今次發現帶有禽流 感病毒的活雞來源地惠州,若以惠州雞場(150公里)與香港雞場(35公里),運雞至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的車程作比較;於本地運送一噸活雞的總二氧化 碳排放量,只是內地活雞的14.7%。

緊貼綠色生活,用細膩鏡頭,尋找不一樣的視角,請like FB專頁Green-D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