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作業:Disruption - 宋漢生

創業作業:Disruption - 宋漢生

我的好朋友打算寫一本新書,關於本地的startup情況,而主題是disruption。這位朋友舉了幾間公司做例,問我覺得算不算得上是顛覆。
我估,創新innovate同顛覆disrupt,完全是兩回事。創新,是用上新的方法,例如,smartphone當年結合手機和上網,是前所未有的,而當大家可以隨時隨地上網之後,就催生了更多的創新和發明,如Uber打的、WhatsApp短訊,以及Instagram發相等等等。

創新是因 顛覆是果

創新,不一定成功,甚至,絕大部份是失敗收場,這是startup的本質。在基本上,startup都是創新的,而程度有別,但都是創新為本。創新的下場,跑出如Uber、WhatsApp、Instagram是非常少數的例子,而其餘的都是靜靜地葬身海底的,多如天上繁星。
創新成功,一般標準,是得到幾多用戶垂青,佔到幾大個市場的市佔率。佔到的市場,有兩個源頭,用call車做例子,一個是既有玩家,如雞記,另一個是新開拓的客戶,如無call車App之前不習慣過call車的人。也是說,搶人地個餅,和做大了個餅。
搶到人地個餅,是顛覆了行業,做大到個餅,是顛覆了用戶的行為。創新失敗,是顛覆不了市場,創新成功,是顛覆了市場。蘋果N年前推出的「手機」Newton,早生了廿幾年,就是好出名創了新但顛覆不了市場的失敗沉船例子。
而成功與失敗之間,也有一種,朋友搞的talkbox,世界上第一個留聲音的通訊App,結果掀起了潮流,顛覆了用戶行為,也做大了個餅,奈何最後被行內巨無霸搶佔了市場。
創新是因,顛覆是果,好罕有的果。道理上,創業,可以是從果先行,先揀顛覆邊個行業,然後再揀創新的角度。但實際上,好多時,包括最後跑得出的,都是先發現了一個創新的位,摸着摸着,然後發現可能可以顛覆的範圍。
我無數據,可能錯,但感覺是由小至大,由下而上,由因到果的方向,比相反方向更成功,原因說不清楚。
創新的公司好多,而顛覆的公司好少,不過,同好友數着數着,顛覆過本地甚至世界市場的本地startup,也足夠成書。
好期待這書的出世,也預祝朋友新書更勝舊作。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