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是不趁熱鬧講長和系重組,怎樣也說不過去。但今日才講長和系重組,也有點尷尬;畢竟過去兩天,公眾對是次重組已經有一定成見。
主流意見認為李家不信北京,所以要變相遷冊。這種觀點有市場,因為香港人尤其是這一代,都不信北京。誠哥的心怎樣想,只有他自己知。但可以認定,公司架構無論如何調整,最主要的政治風險,就是賺錢根據地動亂,財路被斷。
長和系是香港華資當中,唯一走遍地球不同角落尋找生意的財團,財路也最廣。不過,正所謂有危才有機,風險未必是壞事。1991年誠哥和和黃收購赫斯基能源,其時加拿大經濟剛經歷衰退,強美元加上歐洲北海石油的大量產出,令油價低迷,在這個背景下收購一間石油公司,用陰謀論去看,也可以說是誠哥要撤資;就算不是撤資,也是要分散資產。
我接觸過的成功生意人,他們的思考模式,不會從陰謀負面去想問題:他們相信經濟周期總有逆轉的一天,只要持貨能力許可,遇着便宜的資產,他們都會買下來。我不知道誠哥是否Nassim Taleb的粉絲,或許他會覺得說書人所講的,他早就明白了。
長實、和黃、以及一眾互聯互控的公司,都是歷史的產物;複雜又不理性的結構,早就要處理。
太極拳中,兩隻樁腳總是一虛一實,這樣才可以遇力卸力,發力時又可以力從地起。長、和的關係,是一陽一陰,一生長一收納。長實是買麵粉做麵包的工廠式運作和思維,競爭力是成本和效率。長實在這些環節如何極致,江湖早有評論。長實要貨如輪轉,不坐貨;CK,其實是Cash is King的簡寫。和黃的組織性思維剛相反;資產負債表上堆積現金,是浪費,有錢一定要轉換成生財的資產,有時要做收租佬,有時捕捉大刁,要奇貨可居。
長實像草食生物,密密食,和黃則是獵食者,富貴險中求。理順箇中關係,分工清楚,長和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圈,系統對應經濟周期的能力,應更勝從前。
(非陰謀論拆解長和系重組二之一)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