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接連發生警察遇襲事件,絕對是高風險職業。本港監警會委員、核安全專家何世傑博士曾在美國擔任志願警察10年,雖然人工每年只有象徵式一美元,除基本制服和裝備,禦寒外套也要自費購置,絕對是「貼埋錢打工」,但為了不讓正規警員小看,他神勇非常,死跟持槍劫匪、高速公路狂追毒販,損手爛腳、下巴縫針,還要瞞住太太「扮冇事」,瞞至10多年後的今天,才知真相。
兩獲後備警察獎
何曾多次獲獎,包括獲選洛杉磯縣年度後備警察(Police Reserve Officer of the Year, Los Angeles County),及帕薩迪納市後備警察傑出僱員獎(Police Reserve Officer of the Year Distinguished Employee Award)。
其中一次得獎,涉及拘捕入屋行劫長者慣匪個案。何放工後當夜更。當晚他獨自駕車巡邏,迎面遇到與疑匪脗合的車輛,當時對方正跟隨一名駕車回家的長者,發現警車後,兩人眼神接觸,何在車內按槍戒備,對方突然踩油離開,何即U turn緊隨。追了幾條街,對方突停車,何預計要與他駁火,直升機此時增援到場,將匪徒拘捕。
之後又試過和便衣拍檔在酒吧區巡邏,見有人停車佔路想趕車,對方卻突然開車逃離,衝上高速公路逆線行車,雙方展開追逐,對方撞壆後下車翻過路旁十呎高鐵絲網跳到另一邊逃走,何依樣葫蘆卻跣腳下巴着地,休克數秒,醒來見對方身影,便在公路徒步追趕,追上後與對方糾纏,這時增援人員到場,協助拘捕。
追犯跑贏足球員
高6呎1吋、重230磅的何最終血流披面,高6呎5吋、重250磅的匪徒卻無穿無爛。原來對方是專業的美式足球員,專職跑衞(running back),當時身上有毒品,故一見警察便逃跑。如何能跑贏跑衞?「當時儍咗,adrenaline rush(腎上腺素狂飆)好似中咗毒咁」,事實是他當晚入院,下巴縫了5針,回家沒驚動熟睡何太,翌日又趁她「未瞓醒」便上班。
但這次沒獲嘉獎,「可能見我之前攞過,費事再畀。始終係中國人…如果我係白人會畀,我覺得係中國人佢會唔畀囉,有好多呢啲種族歧視」。他當時抱持的態度是,若你看不起我,我要比你更「狼」,白人不敢入的地方,他就走進去,要令對方覺得「I'm proud of you being one of us」。
1999年有獵頭公司找何來港工作,擔心丈夫安危的何太為令另一半離開警察這危險志向,促成何返回出生地,並開始擔任核安全和工程等相關的公職。前年被委任監警會成員的他,自信可在討論覆檢個案時提供不同角度,如警員在某些情況下的想法、心態,但強調遇到警員有不當行為,絕不手軟,因他相信警察應該是正直廉潔。
記者:張婷婷